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056
泗水升鼎
冶炼青铜,铸造器物,在中国历史上代表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高的生产力,曾经历经十多个世纪。
从夏代起,特别是在商周两代,青铜器除了用作贵族的实用器具外,更多地被用来作为祭祀、宴飨、婚丧等礼仪的礼器。
鼎是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一种。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件“司母戊方鼎”
,重达875公斤。
根据其体积和重量估计,铸造时所需的金属原料,当在一千公斤以上,可以想见其冶炼技术和铸造方式的复杂与难度。
鼎的实用及其演变,由食器转向礼器之后,便成为“明尊卑、别上下”
的标志。
它代表着权力和等级,并形成用鼎规范的严格制度,不能随便逾越。
所谓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至西周便形成了这种“列鼎制度”
。
因为天子用九鼎,所以九鼎成为象征最高权力的镇国之宝,并说九鼎随权力的更替而因袭。
传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九州”
,很多皇帝取得政权之后,便自然出现“问鼎”
之事,其目的就是在舆论上巩固自己的地位。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
西周君背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兵出伊阙攻秦,令秦毋得通阳城。
于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
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
秦王受献,归其君于周。
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
周初亡。”
◎张守节《正义》:“器谓宝器也。
禹贡金九牧,铸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
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秦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始皇还,过彭城。
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
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古代的泗水,源出山东泗水县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故名。
全长千数百里,为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曾南至徐州东北,即秦始皇到过的彭城。
金以后自徐州以下一段,为黄河所夺。
元代以后鲁桥、徐州间一段,又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
明代隆庆、万历间,先后开新运河,泗源被引入新运河。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迁,古泗水中下游不复存在。
两千多年前,传说秦始皇在徐州(彭城)的泗水中捞鼎,为的是找回“飞”
走的那一件,以凑齐象征九州的九鼎,结果没有找到。
这是历史学家笔下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