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034
老莱子娱亲
老莱子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据说因避世乱而隐居于蒙山之下,耕田务农。
楚王听说他是个贤人,想请他出来做官。
他带着妻子躲到江南,再也没有露面。
《汉书·艺文志》将老莱子归为道家,有著作16篇,久已佚失。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张守节《正义》说:“太史公疑老子或是老莱子,故书之。
《列仙传》云:‘老莱子,楚人。
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杖木为床,蓍艾为席,菹芰为食,垦山播种五谷。
楚王至门迎之,遂去,至于江南而止。
曰: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
由此看来,老莱子原是与孔子同时甚至齐名的一位学者,因隐遁山野和著作久佚,人们也就不了解他了。
因为他是著名的孝子,又被后人写进《孝子传》中。
《初学记》卷一七引《孝子传》曰:
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着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
《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师觉授《孝子传》曰:
老莱子者,楚人。
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孝顺)。
常着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倒下)仆为婴儿啼。
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
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鲁迅写过一篇《二十四孝图》,收在《朝花夕拾》中。
他从近代流行的“二十四孝图”
谈起,说:“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他特别反感老莱子手拿“摇咕咚”
(手摇鼓)的画面,说:“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