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致命的谎言:英雄后人为何叛国?
这场突围行动,李陵失败了。
但他麾下却有四百余人逃出生天,回到了汉朝边塞遮虏障。
在这四百多个生还者中,很可能有人近距离目睹了李陵被围并最终投降的经过,所以稍后的司马迁才能凭借目击者证言,在《史记》中准确记录李陵投降之前说的那句话:“无面目报陛下!”
继而给出了明确的结论:李陵“遂降匈奴”
。
作为李陵的同僚并且是同情者,假如没有确凿证据,司马迁绝不会做此结论。
既然李陵投降匈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那么武帝刘彻对此的反应,就是可想而知的。
当李陵兵团全军覆没的急报传回长安时,武帝最初是希望李陵战死殉国的;然而当进一步的消息表明李陵是投降而非战死——武帝顿时怒不可遏。
他无处撒气,就迁怒于之前送地图回来的李陵部下陈步乐,将其叫到面前一顿痛斥。
陈步乐自知难逃一死,遂在极度恐惧下自杀了。
很快,李陵投降事件就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满朝文武几乎众口一词痛骂李陵,没人愿意去体谅他是在怎样的绝境中才走这一步的,更没人会去提起他血战千里的英勇顽强和艰苦卓绝。
世人都喜欢发泄道德义愤,因为这是一件零成本却高收益的事情——不过就是张嘴喷一喷,既能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又能迎合上意,那又何乐而不为
呢?
在大汉朝廷的衮衮诸公中,只有一人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
他就是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
太史令除了掌管天文、历法,还有一项主要职责就是记录本朝历史。
虽然官秩不高,只有六百石;但手握史笔,可以臧否人物、褒贬春秋。
所以,历代统治者通常都很“关心”
史官的工作。
武帝刘彻作为一代雄主,当然更不会例外。
李陵事件发生后,武帝刘彻特意召见了司马迁,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
司马迁没有去揣摩、迎合上意,而是本着良知说了这么一番话:“李陵这个人,一向孝亲,待人诚信,经常能够奋不顾身拯救国家急难。
看他平时的操守,可谓有国士之风。
如今不幸在一次战役中失败,那些躲在后方享受安乐的臣子就大肆污蔑他,真令人痛心!
李陵只有五千步兵,深入险境,对抗匈奴十万大军,令敌人死伤惨重;而后被敌人围困,转战千里,直到箭矢耗尽,道路断绝,仍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进行殊死搏斗。
能得到部下这样尽忠效死,即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
以臣看来,李陵虽然战败,身陷匈奴,但也给了匈奴重创,此举足以激励天下。
他之所以没有一死了之,只是想等待机会回到汉朝,再度报效国家。”
这番话说得还是比较公允的,只可惜孤掌难鸣,与当时朝廷的主流舆论完全相左,更违背了武帝刘彻对这件
事的定性。
官场上讲究的,从来不是道理上正确,而是政治上正确。
司马迁据理力争,就等于公然跟武帝刘彻和满朝文武唱反调,这当然是不被容忍的。
于是,一场无妄之灾就这样降临到了司马迁身上。
武帝很生气,认为司马迁是在替李陵游说,这番话纯属诬罔之词;旋即把他打入大牢,并对他施加了惨无人道的宫刑(就是像宦官一样阉割去势)。
这样的酷刑给司马迁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创伤,也让他感到了极度的悲愤。
不过,如此不幸的遭遇并没有让司马迁变得消沉,反而激发了他与命运抗争的斗志,并促使他最终完成了《史记》这样一部皇皇五十多万言的史学巨著。
在司马迁后来所写的千古名篇《报任安书》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就是他面对逆境时的内心写照: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