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凿空西域:张骞的伟大探险
元朔三年夏,一个风尘仆仆、衣衫褴褛的身影出现在了长安西面的地平线上。
他身下的坐骑,跟他本人一样疲惫不堪,仿佛下一刻就将颓然倒地。
这个人已经阔别长安整整十三年了。
所有人都认为他早已埋骨黄沙,没有人相信他还会活着回来。
十三年前,他带领一支一百多人的庞大使团,奉命出使西域,开始了一场九死一生的探险之旅。
而此时此刻,除了他自己,身后只有一个跟他一样满面风霜的随从。
他伫立在地平线上的身影,看上去就像一面破烂不堪却又高高擎起的、孤独的旗帜。
这个幸存者,就是张骞。
张骞,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家世背景不详,早年经历不详,武帝即位时在宫中任职郎官。
据司马迁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史记·大宛列传》),即性格坚毅,强悍尚武,气度宽广,诚信待人。
这些人格特质,正是张骞得以成就“凿空西域”
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因素。
早在武帝刘彻即位之初,其反击匈奴的战略构想便已萌芽,所以他十分关注与匈奴有关的一切情报。
当时,投降汉朝的不少匈奴人,都曾经提及西域一个叫月氏的国家。
他们说,月氏不久前被匈奴击败,老上单于把月氏国王的脑袋砍下来做了酒器。
月氏余部被迫西迁,但一心想要复仇,只是苦于
势单力薄,没有同盟。
获知这一情报,敏锐的武帝立刻意识到,如果能派人跟月氏国取得联络,并结为同盟,对于反击匈奴的战略无疑大有裨益。
然而,在当时的汉帝国,举国上下几乎没有一个人了解遥远的西域,更不知道月氏国的确切位置。
此外,要前往西域,河西走廊是唯一的必经之路——眼下,那里却是匈奴人的地盘,被控制在浑邪王和休屠王手中。
此时汉朝与匈奴虽然尚未爆发大规模战争,但边境冲突不断,想要安全通过河西走廊,并最终深入西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能够胜任这一使命的人,绝对要有过人的勇气和禀赋。
武帝随即下诏,面向朝野招募愿意出使月氏的勇士。
张骞毅然报名,然后从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被武帝选中,任命为使节。
建元二年,张骞带领一支一百多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朝着西方的地平线,踏上了前路漫漫、生死未卜的征途。
随行人员中,有个叫甘父的胡人,充当此行的向导。
此时,张骞和甘父绝对想不到,十三年后,只有他们两个人可以幸存归来。
历史的意义,通常要相隔一段久远的岁月才能呈现出来。
每个被后世誉为伟大的人,当他置身于自己的那个时空中时,都很难想象自己的行为会对历史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就比如此时的张骞,他的目的地,只是一个遥
远而陌生的西域国家;他此行的使命,也不过就是与其结盟,共同对付匈奴。
仅此而已。
更何况从事后来看,他的使命并没有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