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马邑之谋:细节决定成败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夏天,也就是刘彻勉强同意与匈奴和亲的一年多后,一个讨伐匈奴的机会终于来了。
机会源于一个叫聂壹的豪商。
聂壹是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人,马邑地处汉、匈边境,聂壹常年在此经商,与匈奴人多有接触,十分了解匈奴在这一带的情况。
此外,他对匈奴人在边塞地区的烧杀抢掠深恶痛绝,遂一直在思索对付匈奴的办法。
经过一番斟酌,聂壹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之策,旋即给朝廷的大行令王恢写了一封密信。
他在信中说:“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资治通鉴·汉纪十》)
匈奴刚与我朝和亲,对我边塞之民信任不疑,可趁此机会以利诱之。
然后埋伏重兵发动袭击,定可大破匈奴人。
此前,身为主战派的王恢就已多次建议刘彻出兵,却屡屡被韩安国等人顶了回来,心中甚是失落。
见信后,王恢一扫沮丧的心情,立刻与聂壹取得联络,问他有何良策。
聂壹遂将计划和盘托出。
他告诉王恢,可以假意把马邑献给匈奴的军臣单于,以此骗取匈奴人的信任;然后,朝廷可派遣大军在匈奴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必能将其一网打尽。
王恢大喜,当即入宫面圣。
刘彻闻报,也觉得这个计划可行,顿时跃跃欲试,当即召集群臣商议
。
王恢首先发言,说:“臣听说,战国时期的代国(今河北省蔚县),北有强胡之敌,南有晋国、燕国的威胁,却能够做到让百姓安居乐业,且仓廪充实,匈奴不敢轻易侵犯。
如今陛下威德远扬,海内一统,而匈奴却屡屡南下,侵扰劫掠——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对我大汉毫无畏惧之心。
臣以为,对匈奴就该强力反击,方为上策。”
主和派领袖韩安国自然又站出来反对了。
他针锋相对道:“臣也听说,当初高皇帝被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几近断粮;但解围脱险后并无愤怒之心,反倒与匈奴和亲。
这就是圣人的气度,以天下大局为重,不以一己私愤而伤害天下。
自从与匈奴和亲,我朝获得了长久和平的利益。
故臣认为,不要轻启战端,才是上策。”
一场激烈的辩论就此展开。
王恢反唇相讥道:“此言不然。
高皇帝当年披坚执锐,征战天下,之所以不报平城之怨,并非力不能及,而是要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
如今,匈奴连年入寇,边境一夕数惊,士卒伤亡惨重,运回来的柩车前后相望——这就是你说的和平吗?”
韩安国不接这个话茬,而是道:“军事行动的原则,是以逸待劳,以治击乱。
所以不论是大军对阵还是进攻城池,都要养精蓄锐,以静制动,设法让敌人疲惫——这才是圣人的用兵之道。
如果我军贸然出兵,深入大
漠,势必难以建功。
因为,进军太快就会缺乏粮食给养,进军缓慢就会丧失有利战机——很可能我军还没走上一千里,便已人困马乏,粮草不继。
正如兵法所言,派出军队,恰是送给敌人当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