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七国之乱:晁错成了背锅侠
这场叛乱以吴王刘濞(高祖之侄)为首,共有吴、楚、赵、济南、菑川、胶西、胶东七国参加,史称“七国之乱”
。
那么,这七个诸侯国为何会联手发动叛乱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都要从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的政治制度说起。
众所周知,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后,便废除了先秦分封诸侯的“分封制”
,创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
可惜秦朝并未因此长治久安,反倒二世而亡。
刘邦建立汉朝后,很多人认为,若无四方诸侯作为屏藩,中央政府很容易孤弱而亡。
因此,刘邦便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京畿及部分地区实行郡县制,由朝廷统一管辖;在其他地方实行分封制,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让他们各自建立藩国,如众星拱月般拱卫中央。
这样一个全新的制度安排,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
诚然,分封诸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国家发生叛乱,诸侯可以帮助中央平定叛乱,避免重蹈秦朝孤弱而亡的覆辙。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刘邦设计的“郡国并行”
二元体制亦然。
因为分封诸侯的最大弊端,就在于诸侯都是独立王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拥有自决权。
那些地盘大、人口多、资源丰富的大国,就有可能因势力膨胀而日渐坐大,最终对中央
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比如刘濞的吴国,就是四方诸侯中的老大。
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国内既有铜山又有盐场,丰腴富饶,经济发达——按司马迁的说法,就是“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
(《史记·吴王濞列传》),可谓富甲一方,势可敌国。
像这样的诸侯,汉朝中央当然不能任其坐大,必须想办法进行遏制。
汉文帝时,一代名士、著名政论家贾谊就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称为《治安策》,核心思想便是“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把天下的各大诸侯国分割成若干小诸侯国,通过削除封地的办法,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
文帝采纳了这个策略,于公元前164年迈出了“削藩”
的重大一步,将齐国分割为齐、济北、菑川、胶东、胶西、济南六个小国;将淮南国分割为淮南、衡山、庐江三个小国。
然而,对于实力强大的吴国,文帝却不敢贸然采取行动,而是暂时搁置——很可能是想等吴王刘濞死后,再顺势将其封地分割。
不过,还没等刘濞“翘辫子”
,文帝自己就先归天了,这个棘手的难题被留给了景帝。
巧合的是,景帝刘启跟吴王刘濞之间,居然还有一桩私仇。
刘启当太子时,有一天与吴国太子刘贤弈棋,二人起了争执,且刘贤的态度颇为骄慢。
刘启一怒之下,拿起棋盘砸在了他的头上——不料这一砸竟
然把刘贤给砸死了。
吴王刘濞平白无故死了儿子,内心的仇恨和怨念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