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一九四十年初春,上海。
中日之间的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虽然上海在三七年十一月便已沦陷,然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至今尚无日军进入。
人口向这地带大量涌入,在周围沦陷区的包围下,形成一座繁荣的孤岛。
岛上的人们亟需消除战争带来的恐慌,由是各类戏班在上海遍地开花,尤以越剧的发展最为蓬勃,不但名角云集,不知名的小角色也会抱着一夜成名的愿景,踏进这座醉生梦死的城市。
一艘轮船悄然靠近上海码头。
抵岸后,十五岁的陈云笙跟在老班主的身后下了船。
码头上熙熙攘攘,没人将注意力投向这个梳着两个辫子,身穿白底蓝花的褂子和深蓝色裤子,背着花布包袱的乡下小姑娘。
老班主很快雇了两辆车,回头招呼:“阿笙,上车了。”
黄包车在街道上行着。
陈云笙好奇地打量着这座繁华孤城。
在乡下时总听人说十里洋场,却直到今天才知道是什么意思:宽阔的马路、延绵不绝的洋楼、鳞次栉比的商铺、摩登洋气的男女……一切让陈云笙新奇又紧张。
车子经过一处巍峨建筑,陈云笙忽然连声叫停。
“怎么了,阿笙?”
老班主也停了车问。
陈云笙已经跳下车,跑向门口张贴的海报。
上面画着一个俊朗小生,右下角浓墨重彩地写着三个大字。
旁边的橱窗里则是几张黑白剧照,不同的造型,却都是同一个人:长眉斜飞入鬓,双目黑白分明,身姿潇洒,英气逼人。
“这是谁?”
陈云笙不认识那三个字,转头问班主,“扮相真好看。”
老班主瞟了一眼,颇为意外地“哎哟”
一声:“这不是虞孟梅嘛!”
陈云笙重复念了一遍“虞孟梅”
三字,好奇地接着问:“师父认识她?”
老班主点头:“伊还在乡下学戏的时候见过。
说起来,伊这个艺名还是阿拉帮伊想的呢。
记得是个挺有天份的孩子。”
他打量这剧场。
上海剧院的规模自然不是乡下戏台所能比拟,而这一处就是在上海的戏院里也算得上富丽堂皇的一家。
剧院门上还有一块装了一圈灯的大招牌,上面亮着几行人名,个个熠熠生辉。
排头一个便是虞孟梅。
“勿得了,”
老班主啧啧称奇,“阿拉四五年前来上海,伊还在小茶园里唱呢,现在都在这么大的剧院挂头牌(注1)了。”
“我要是能在这样的剧院唱回戏,死都值了。”
陈云笙艳羡地说。
“无有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