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在隋末唐初那个风云际会的乱世,李密,无疑是一个传奇。
他曾经是叱咤风云,一呼百应,被天下群雄公认的反隋盟主,坐拥三十万瓦岗军,占据中原大片领土,是隋末当之无愧的义军之魁。
并且,他也是被众多人所看好的一位乱世枭雄,认为他最终能够取代隋朝国祚,成就帝王大业。
然而,造化弄人,世事无常。
最终,李密却由于自己的刚愎自用,骄傲轻敌,亲手断送了盛极一时的瓦岗军,以及自己的帝王之梦。
洛阳北邙山一战,十万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
自此,曾经威震中原的瓦岗军集团,退出了隋末唐初的历史舞台。
而李密本人,则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带着两万残兵败将,西入关中,投奔李唐。
按道理,自己已经沦落到了这步田地,大势已去。
如果李密能够认清形势,安分守己,或许,还可以保全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可是,李密偏偏是一个不肯认命的人,他不会轻易向命运妥协。
所以,在投奔唐朝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李密便重新竖起了反旗,叛唐出走,企图脱离李唐统治。
可惜的是,这一次,历史并没有眷顾李密。
这一走,李密真正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等待他的,将是死亡与覆败。
那么,李密为什么不肯安于现状,老实地做唐朝的臣子,为什么要踏上一条以卵击石的不归路呢?在走上了叛唐之路的李密,他的人生结局又将如何?最终,李密又是以何种方式,结束了自己充满传奇的一生呢?
上一章节介绍道,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亲率唐军主力,在浅水原一战中,大破西秦大军。
不久,李世民乘胜追击,兵临折墌城,薛仁杲在山穷水尽的绝境下,献城投降,西秦灭亡。
至此,唐王朝彻底消灭了在西北最强悍的一个劲敌——西秦薛氏政权,将陇西之地纳入大唐版图。
消灭西秦之后,李唐王朝决定趁热打铁,挟胜利之势,一举统一整个西北。
第二年,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军再度出兵,成功荡平了河西李轨政权。
随着西秦、凉国两大割据势力的相继覆灭,唐王朝真正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统一,陇西、河西两地,从此成为了唐朝的统辖地区。
李唐统一西北后,唐高祖李渊便开始着手准备下一阶段的作战。
那就是,全力对付山西刘武周,拔掉在山西的这颗钉子,巩固太原的军事环境,彻底消弭周边割据势力对关中的军事威胁。
可是,这个军事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唐王朝国内却发生了一件突发状况。
昔日的瓦岗军领袖、反隋盟主,李唐王朝如今的光禄卿、邢国公李密,突然率部叛逃,脱离唐朝,打算另起炉灶。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李渊审时度势,不得不暂时放下对付刘武周的军事计划,集中精力,应对李密叛唐一事,清除这个肘腋之患。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李密投奔唐朝,这个时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为什么会突然决定叛唐自立,而且,是在李渊的眼皮子底下叛逃?关于李密为何叛唐一事,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头说起。
武德元年(618年)的七月至十一月间,此时的唐王朝,正在西线战场之上,与薛氏政权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激战,为统一西北而浴血奋战。
同时,也在这段时期,中原的形势却发生了巨变。
身为反隋盟主、瓦岗军领袖的李密,在洛阳城下遭遇了人生事业最大的“滑铁卢”
。
这一败,李密从此进入了人生的低谷,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一年的九月份,由于李密急于攻下洛阳,因此犯了轻敌冒进,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贸然与王世充主力决战。
结果,洛阳北邙山之战,李密中了王世充的奸计,十万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
可以说,洛阳北邙山之战,让李密一败涂地。
多年积攒的家底,因为这一仗,输得干干净净。
可是,往往祸不单行。
军事上的惨败,对于李密来说,还不是最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