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朱筱桐并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班。
在成为一个全职作者之前,她曾经做过几年左天扬的职业粉丝。
职业粉丝这个职业还挺神秘的,神秘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一个职业。
而区别普通粉丝和职业粉丝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普通粉丝追星花钱,职业粉丝追星赚钱。
这个工作如果追溯历史的话,原型约莫是早些年电视台或经纪公司雇来的“临时观众”
。
“临时观众”
这个说法比较好听,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托儿”
。
明星参加活动,台下观众寥寥无几,镜头拍出来不好看,赞助的商家也不满意。
所以电视台或经纪公司就只能花钱雇人来看演出,帮忙吆喝两声,以显得很有人气。
这事儿以前常有。
当追星成为一件时髦的事情之后,电视台和经纪公司就不用再做这样的事了。
非但不用花钱雇托儿,还可以高价贩卖活动的门票,反正大有人来抢。
虽然职业粉丝诞生的思路源于临时观众,但远比临时观众要高级得多。
首先,临时观众是临时工,是一锤子买卖,而职业粉丝是长期合同工;其次,临时观众的工作就只是帮忙捧个人场,而职业粉丝的工作非常复杂,最主要的职责是管理庞大的粉丝群体,配合经纪公司控制粉丝群内的舆论风向。
这个比“托儿”
更高级的“托儿”
其实是随着选秀节目的兴起而诞生的。
在选秀比赛大热之前,内地的偶像一直是缺位的。
人气火爆的明星要么是港台的,要么是日韩的,内地似乎只有“演员”
和“歌手”
这种靠技能(脸)吃饭的职业,却没有靠人气吃饭的偶像,也鲜有疯狂的追星族。
是选秀比赛制造出了内地第一批影响力巨大的偶像。
有了偶像,就有粉丝经济;有了粉丝经济,就得有人来管理。
刚开始的时候,粉丝群都是自发成立的。
一些入坑早、积极活跃的人很容易混成粉头。
一个有手段有能力的大粉头在粉丝群里影响力之大仅次于偶像本人。
为了能经营好粉丝群体,经纪公司往往会对粉头进行拉拢甚至收买,以期在粉头带领下的粉丝团体能够乖乖听话。
然而这种拉拢和收买往往已经属于亡羊补牢的行为,难以力挽狂澜。
自发成长茁壮的粉丝群体很多根本不会买经纪公司的帐。
甚至有些自我意识太强的粉头非但不肯听公司的指令,还会煽动粉丝团跟经纪公司唱反调,煽动偶像跟公司闹解约。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经纪公司终于意识到了粉丝经济的可观性。
与其被动讨好,不如主动扶植自己的势力。
这才有了职业粉丝的出现。
朱筱桐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挑上的。
那时候她的表姐就在某经纪公司上班,某天表姐找到她,提出:“听说你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