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13-15世纪,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十五世纪初,当中国明朝的穆罕默德后裔郑和的船队到达印度之后,郑和雇用了阿拉伯国家向导导航来继续前往东非的航行。
一个世纪之后,卓越的阿拉伯航海世家的后代伊本·马吉德(自称“怒海之狮”
)以熟谙如何在红海和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航行而闻名,后被阿拉伯海员奉为“保护神”
。
正是在他的指引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船队才顺利渡过印度洋,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这一时期,阿拉伯海船上的装备也更加先进,从事远洋航行船只已拥有整套的航海仪器,如指南针、测岸标方位的等高仪、测太阳和星体高度的量角仪、水陀等,还绘制了标有岸上方位物坐标、水深和风向的海图和对景图。
阿拉伯航海家的活动范围也日益扩大。
在西欧沿海,非洲的东岸、北岸和西北岸,亚洲的南岸和东南海域,包括菲律宾、马来半岛和马鲁古群岛,都留下了阿拉伯海员和商人们的足迹。
帝国的社会结构发生过一些变化,但主要分为四层:阿拉伯人上层由先知家族、历代哈里发家族、重要的迁士和辅士家族及各地总督等组成,下层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和士兵。
他们享有许多特权。
迪米迪米阶层是帝国境内的异教徒,主要是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琐罗亚斯德教徒。
他们需要交纳比伊斯兰教徒多的人头税。
但是生活在伊斯兰教徒社会的基督徒与中世纪欧洲境内非基督教徒相比,他们的处境还算不错。
首先,从这些歧视性内容在倭马亚、阿拔斯王朝时代需屡次重申,严令遵守,就可看出它们平时并不是严格实施的。
其次,这些非伊斯兰教徒可以保持原有信仰,享有财产权,甚至可以在国家的高级机构中任职,也不用担心被流放或被送上火刑柱。
奴隶最低等级,基本不具备做人的资格。
奴隶买卖在阿拉伯帝国境内十分兴隆。
936年夏天,一个波斯商人用400艘船从非洲阿拉伯人殖民地运来约12万名黑奴。
11世纪的缚喝城(今译巴尔赫,即当代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有一整条“奴隶贩子街”
。
奴隶市场上还出售来自希腊、俄罗斯的白奴和来自中亚、印度的突厥黄种奴隶。
奴隶用于采矿、水利工程、宫廷作坊和军队,也用于私人的宅内劳动和手工业劳动。
尼采米亚大学,尼采木·木勒克在1065年创建的,是一所宗教大学,也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专门研究沙斐仪派的教律学和正统的艾什耳里派的教义学。
《古兰经》和古诗,是这所学校人文学的主要课程。
清真寺在教育体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昆它布附属于清真寺之外。
其中有举行圣训学的课程,还有不少学者集会讲授各种学科,所有伊斯兰教徒都可以自由进入清真寺听讲。
清真寺还是图书收藏所。
奥斯曼帝国极盛时疆域达亚欧非三大洲。
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伴随着向外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传播。
在15至19世纪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