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发觉大多数灵魂的闪光点,是一件浪费时间和感情的事,尤其是人类的。
我却乐此不疲。
未知的意义是:薄荷、摇篮曲和情绪的集合。
他常在我想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来安慰我。
尽管他本人也不见得好过,却一直慷慨。
一只棉花糖,温柔、真诚、纯粹。
前几日和孙哲一起整理吴一庸的文本时,发现里面有一段话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要在文章中虚构一个作者,借助这个虚构的作者来写故事。
他是这样写的:
“我喜欢写字,我有写字让我感觉自己活着。
在文字的海洋里,我必须抓住每一刻的激情,因为激情本身并不属于我。
我自己是灰色的毫无情感。
是冲动的石块。
只有借助他人的动力,我才能短暂的拥有活力。”
“本来该满足的人,可我却在黑暗中偷偷艳羡着比我更差的人。
情感没有裂痕才能更投入,只有角色才能不朽。
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写自己,如果一本书是需要我用自己的视角来写的话,那我想,那本书也许永远也不完了。
因为灵感总是喜欢在,我打算停笔的时候,突然涌现。”
“我改了又改,从3万字,写到7万字,到现在10多万字。
从未开始,也不敢轻易结束。
隐约总觉得还是不够,还差。
还有可以改的。
但是又无法那么轻易地下笔,文字于我是神圣的存在。
在世间万事万种里,再也没有比文字更加真诚的了。
就连谎言都是诚恳的。
故事里的人,白书疑打了一通电话,黄医生的温暖和脆弱,姜原对曾然复杂的情感,握着笔的时候我有一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人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无数次想从毛线团的一端重新梳理,又会觉得无穷无尽。
总有新的线团。
我把自己困在所有的纷扰中,无法回神。
现实的一切,梦境的世界。
每时每刻我都在想要加一些什么,就这样一直都差一些什么总也写不完。”
题和跋是中国人的传统,在文章中就像一个人的帽子和鞋子尤为重要。
因此我也不敢怠慢一些什么。
看了他写的东西以后我才知道,我对他的了解过于偏见。
果然就像孙哲说的,人是最难懂的方言,底层的斑点。
最后结尾,就让我偷个懒吧,借用一段他将要出版的《糟粕集》里的一句话作为结语:“故事写完了,我藏在所有现实的后面才更安全。
如果有朋友亲人想我了,就去书房里找找我吧。
那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化身。”
—杨梦晓
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