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下)
没去浙江博物馆,中山公园也是一瞥而已。
想进楼外楼吃西湖醋鱼,人多得要命,还是以后在知味观吃鲜肉小笼包子时,点过这道杭州名菜,味道怪怪的。
瞻仰了民国巾帼英雄秋瑾墓,径直来到慕才亭,这是一位得到苏小小资助的秀才高中红榜后的遗憾之作。
秋瑾是女中豪杰,苏小小则能够慧眼识珠,一样是值得敬仰的。
从孤山脚下的码头乘船可以去阮公墩,竹屋竹亭,竹椅竹桌,榻用具都是竹制的。
仔细看了一下,只不过比我们竹器厂的工人的手艺更精致,但这里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趣,所以能评为&039;新西湖十景&039;之一,名称很美,&ot;阮墩环翠&ot;。
再去湖心亭,亭楼秀美,只喜欢楼前的那副对联:&ot;一片清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ot;。
还是乘船,就到了&ot;西湖十景&ot;中的&ot;三潭印月&ot;。
湖中有一小岛,岛上曲桥相接,这里也是西湖的精华所在。
粉壁青瓦,挑梁飞檐,曲径通幽,绿水潺潺,小桥流水,菜地瓜棚,就是世外桃源。
加之文人骚客题写的联额碑匾,在清香之中增添了不少墨砚气息,令人叫绝。
最惬意的就是站在&ot;我心相映亭&ot;眺望三潭,实际上就是三座呈球状的石塔,塔上各有五个对称的小圆孔罢了,不是月夜,自然无&ot;印月&ot;之景。
乘船绕塔一圈,倒是看得清晰了,却少了那么叫人心醉神迷的胧朦感。
最喜欢的还是&ot;三潭印月&ot;小瀛洲牌坊上的那副对联:&ot;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ot;,何等的贴切,何等的真实。
乘7路公汽在山间行驶,终点就是灵隐景区的咫尺西天壁。
沿路前行,过了幽深的回龙桥,站在春淙亭上&ot;听水&ot;,溪水潺潺,水花清澈,凉意四溢,心灵剔透,再向前就是灵隐寺了。
却不知康熙何谓要将寺名题为&ot;云林禅寺&ot;。
看了一圈,也较一般,就是那尊我国最大的释迦牟尼木坐像还显得宏伟高大。
从灵隐寺退出,就是飞来峰了。
这座传说从印度而来的山峰的确峰峦峻秀,怪石嶙峋,洞天回岩,风景绝异。
满山都是人,树木并不高,只是每个树荫下都有歇息的游客,人最多的地方就是那尊袒露的弥勒佛石像,和大开笑口,无拘无束的弥勒佛留个影,每个人都会笑逐颜开的。
在&ot;花港观鱼&ot;门前可以乘上4路公交车,上坡下坡,在山间的公路上转来转去,就可到&ot;虎跑梦泉&ot;,这也是&ot;新西湖十景&ot;之一。
我们本来是陪儿子到动物园的,这个佳境是意外所得。
沿石级向上,古木参天,茵茵草坪,虎跑寺很幽静,游人不多,草草看过牵强人意的梦虎雕塑,就来到被誉为&ot;天下第三泉&ot;的虎跑泉前。
妻子花钱买的虎跑泉水,盛满了带着的所有的塑料瓶。
喝上几口,这才知道什么叫做水质透明,甘冽淳厚。
真的,在纯纯的凉意之间有着丝丝的甜味,那种甜味平生仅此一次。
在荒草和松林里看过了弘一法师的法塔,想象这位文人传奇的一生,既有红袖添香,又有佛前孤灯,翻云覆雨,何等壮观。
顺原路下山,惊喜地发现路旁的水渠里流淌的也是虎跑泉水,虽然不能饮用,但我们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让清凉的泉水从脚背轻轻流过,那种惬意的美感,也是平生仅此一次也。
&ot;西湖十景&ot;的&ot;柳浪闻莺&ot;先前是皇家的御花园,如今也就是满目柳条纷飞了。
最美的肯定还是柳树吐絮时,不过,看着万千杨柳轻扬,也是画境。
站在康熙,乾隆两帝御笔的御碑亭前,&ot;柳浪翻空&ot;倒是眼前美景,只是耳边少有莺啼鸟语。
我们在柳林的草坪上歇息,妻子趁机给我们父子俩拍了一张合影。
在轻柔柳绿织成的翠幕中,儿子笑脸盈盈的用打火机给我点烟,我也笑着望着自己的儿子
那是我们父子俩最好的一张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