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3章 丽春院

李娇儿是丽春院的鸨母!

丽春院不是一家普通的妓院!

一家有志于做百年老店的妓院。

丽春院地处县城最繁华的棋盘大街,和县衙比邻而居,坐北朝南,斜对面便是县衙。

自从李娇儿的姑妈李三妈创办丽春院以来,这里生意火爆,每天都是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一派繁盛景象。

丽春院闻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乃至东京汴梁城那些自诩以教化天下为己任的达官显贵,富贾豪绅都慕名而来。

所有人都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有个自称遍览大宋各地妓院的文人在丽春院一夜风流以后,流连忘返,最后感慨万千:丽春院果然名不虚传,绝对称得上是风尘界的标杆,红灯区的翘楚,娱乐圈里的扛把子,至少领先行业五十年,这里简直就是天上人间!

丽春院能有这么的江湖地位,首先要归功于如今已经半退休状态的前鸨母李三妈。

李三妈年轻时候长得如花似玉,只因为家里穷得叮当烂响,薄情寡义的哥哥将她卖到了东京汴梁,成了风尘女子。

李三妈不仅长得漂亮,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善解人意,能说会道,再挑剔的客人都被她个伺候得服服帖帖。

因此之故,李三妈很快混得声名鹊起,火遍了整个汴梁城。

李三妈后来遇到一个有钱的商人!

不是重利轻离别的那种商人!

一夜风流以后,意乱情迷的商人掏了一大笔银子便给李三妈赎了身,

李三妈陪了商人三年,后来商人生意败落,再也依靠不得。

李三妈只好重操旧业!

无奈人老珠黄,所有的荣光都成了昨日黄花

三年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京城风尘届冒出来一大批后起之秀,个个多才多艺,又嫰又水灵!

李三妈只得落寞地带着积攒了多年的银子,回到了家乡阳谷县。

阳谷县偏远逼仄,李三妈无限怀念京城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美妙时光,于是便创办了丽春院。

从前县城的几家妓院无非是在犄角旮旯,租几间破旧的房屋,摆几张摇摇欲坠的破床,找几个穷得活不下的邋遢媳妇,丑得嫁不出去的姑娘,然后便开张营业。

来这里消费的也多是贩夫走卒,老鳏夫穷光棍,每次姑娘们陪他们一次,一番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最多挣个铜板。

钱本来就难挣,再不上下打点,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三天两头地来找茬,县衙的皂隶隔三差五地来敲竹杠,最后一年下来两手空空。

客人的体验也极差,回头的意愿为零。

在李三妈看来:如此办妓院实在缺乏专业精神,简直是对这个行业的极大不尊重!

毕竟是京城回来的,李三妈阅历深,见过世面,敢为天下先,所以一出手便是高规格高标准,开创了全县风尘届的先河。

妓院必须选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

她寻遍全城,最后相中了棋盘街县衙对面的德馨书院。

说叫德馨书院也不是德馨书院!

这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当初确实是按书院建的,出钱建书院的是尚举人的爷爷。

尚举人的爷爷在京城做官,后来告老还乡!

大宋朝官员工资高,尚老爷子不贪不占,省吃俭用,还是积攒几千贯家产。

回乡以后,没有买房子置地,尚老先生满腔子都是造福桑梓,恩泽后世的情怀,他不顾一众儿孙的反对,将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建书院。

尚家的子孙个个满肚子牢骚:老头子真是脑袋进水了!

自己子孙温饱尚未解决,生活小康更是遥不可及,他却慷全家之慨,捐银子搞公益,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捐钱建书院这事儿搞得尚家鸡飞狗跳,最后尚老爷子众叛亲离。

尚老爷子懒得搭理这些满脑子猪栏理想的不肖子孙,自己憋足了劲建书院,不仅建书院,而且书院的规模要史无前例。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要在阳谷县志上留下那么一笔!

相邻小说
青梅竹马永不做败犬  抱紧女主大腿的十万种姿势  山村如此多娇  靳家小皇后  我的大佬聊天群  神级护卫  全球格斗  老祖请出山  科学系修真者  僵尸之最强师弟  斗破从药帝系统开局  妖孽把缇娜还给我  圣枪主宰  综漫:我的神经天赋  我能融合虫族基因  在下的聊天群  网游之诸天降临  我只想和大家一起活下去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对照组[穿书]  农家小命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