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代前言)
近年来,智慧谋略一类的书十分走俏,但遍观此类书籍,似乎总是脱不了一种嫌疑,那就是诲奸诲诈。
据说,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是善于“窝里斗”
,如果今天再去有意无意地读这些权谋教科书,人人都想成为智多星、神算子,人人都想效法奸雄曹操、枭雄刘备,那结果可能会弄得天下大乱,个人也必定会身败名裂。
实际上,智谋的根源是文化,智慧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如果智谋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那么,帝王之学人人可讲,只要照本宣科,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君临天下?而纵观历史,没有一个人是仅靠权谋的“技术”
就可以成功的。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批评者总是这样说:上焉者王霸杂之,下焉者不堪闻问。
意思是说,在传统社会,即使是好的政治也仅是王道与霸道相混杂,真正的王道政治从来没有实现过,至于坏的政治,那就连说都不用说了。
其实,这样的评价已经够高了,儒家的“王道”
政治本来就不可能完全实现,至于法家的“霸道”
政治,那也是在现实中不可缺少的。
实际上,对中国的智慧、谋略、政治有影响的学派有十几家,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儒、道、法三家,中国的智慧和政治虽然常常呈现出纷纭复杂的状态,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这三家的思想精核,对中国的智慧就会有深刻的把握。
儒家的智慧是极为深刻的,这种深刻就在于儒家智谋是一种非智谋的大智谋,它的运谋的方法不是谋智,即不是像法家或兵家那样用强硬而直接的智慧迫使对方服从,而是谋圣,即从征服人心着手,使人主动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为王道理想献身。
如果用今天的现实来阐释当年儒家的智谋的话,那就是儒家并不首先向人们宣扬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要求人们被迫执行,而是非常注重做“政治思想工作”
,首先为人们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并百折不挠地到处宣传这种理想,直到人们心悦诚服,把儒家的价值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灵魂之中。
由于儒家的王道理想是最富有人情味、最温情脉脉的,所以它也就最富有感动人的力量。
即使有人明智地认识到自己是在被别人所谋,被一种观念所谋,也是心甘情愿的。
但这已经不是儒家谋略的高明,更不是儒家谋略比别的学派的谋略狡诈,在这里,它已经上升到了人性和人道的范畴,这说明人家的智谋在其最深处是符合人性和人道的基本原则的。
这就是儒家智谋的合理性之所在,也是其成为真正的大智谋的根本原因。
儒家把个人的修养看成是实现王道理想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在“修、齐、治、平”
四项当中,“修”
是放在第一位的。
以修身为中心,逐渐向更大的社会范围衍射,从理论上讲,衍射的幅度——也就是一个人所取得的现实功业的大小--完全是由个人的修养水平所决定的。
儒家为人描绘了一幅无比诱人的蓝图:没有等级的差别,没有门第的限制,没有权力的干扰,总之,只要肯加强自己的修养,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