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小时候,妈妈总跟我说,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中学,考上好中学了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了才能有好工作。
可那时,学习对我来说不是最要紧的事情。
我真正关心的是好朋友有没有陪我上厕所,她是不是跟我最好,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是不是只爱冲着我微笑。
我对这世界时时充满着好奇,敏感地体察着周围的一切,调试着自己与外界的距离,就像个高速运转的cpu,不断地发射和接收空气中与我有关的所有信息。
我没有太多时间来学习,我也没想明白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努力。
幸运的是我脑瓜还算灵光,考上的大学也还不错,周围一直相伴着各种类型的学霸和学神。
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可惜的是,她们在我身边熠熠生辉了许多年,却从没有真正走进我的心里。
像我这类人,没有经过“头悬梁,锥刺股”
,命运没有逼仄到除了考学就没有第二条出路,所以根本不知道物尽其用是一种什么感觉,自然也不会在大学里珍惜时间。
我们宿舍的六个姑娘,都是本地的,和我的情况差不多,有点儿小聪明,稀里糊涂熬了几个月,就考进来了。
而其他宿舍大多都是外地的学生,个个一副学霸附体的即视感,让人又敬又怕。
最夸张的是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口语的大刘,用一种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般的决绝日日碾轧我们这些二流学渣的自尊。
她可是整个年级的英语最高分啊,高考考了148分,差两分就满分了。
但她那一嘴浓浓的唐山味儿每每让口语老师抓狂。
于是大刘把复读机绑上带子,每天早上斜挎着在楼道里练发音,义无反顾,风雨无阻。
于是每天清晨,我们在宿舍里面打着呼噜睡大觉,而一墙之隔的她在破着窟窿、冷风呼啸的楼道里背英语短文,这一背就背了整整四年。
每天比我们早起两个小时,四年一共比我们多学了2920小时、175200分钟英语的大刘现在是个自由职业者,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同声传译,收入高到咋舌。
当我们在宿舍里围着小桌煮方便面、涮火锅、侃大山的时候,她们在学习;当我们周末回家逛街、看电影、打游戏的时候,她们也在学习。
那个时候,我安心地看着比自己聪明的人比自己还勤奋,比自己有钱的人比自己还节俭。
可是我没有意识去改变自己。
我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每次他们谈起理想,我都一片茫然,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人呢?
我浅薄无知的20岁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那时的我低着头躲在人群中跟着大部队走,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又往西,学几天摄影,画几幅速写,然后就觉得自己非常努力。
那个时候的我特别懂得取悦自己,当我背下30个单词的时候,我就被自己感动了,背下50个的时候就开始发朋友圈了,附上一句“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做最好的自己”
。
可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大四那年,我在一家外企做助理,后来又利用业余时间在出版社帮忙采编信息,最后到了一所学校教书。
我以为工作了,我就会知道自己的方向。
可是我除了机械地备课、上课,并没有太多的思考沉淀,我觉得自己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绰绰有余。
同学考上研究生了,我除了感慨她的成绩,也暗想她没我聪明,能考上是不是也和她姑妈是大学老师有关。
发小出国了,我除了艳羡,也感慨她走的是投资移民,酸溜溜地哀叹有钱还就是任性。
不努力的人总爱给别人的成功扣上讳莫如深的隐情,然后理所当然地做个自在的loser。
扬言宁可做坦荡的废柴,也不做利己的精英。
那时的自己多么可笑,同学不是夜夜挑灯,蹲在昏暗的走廊里学到凌晨吗?发小除了学习好,自幼学画,天天苦练,最后不还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吗?这些努力,不开出花,结出果,天理难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