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35章 第 35 章

处理好朱三等人的事后,王谨便开始为县试做起了最后的准备。

系统里的数据库里,有旧时间线流传到后世的所有科考题目及程文,这对王谨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真题库。

不过,王谨并没有从一开始就贸贸然地去研究那些真题,而是等到跟着齐秀才一点一点的打好基础,并且阅读了许多本朝的程文之后,才开始去关注这个真题库。

毕竟,每朝每代都有不同的社会风气,也都会出现一些主流的思想和学说。

直接去研究后世的,尤其是明、清两朝的科考题目,他担心自己会先入为主,陷入误区。

而至于说,靠着这个数据库去作弊…王谨更是想都没想过。

每个人作诗写文章时,都或多或少的会有自己的小习惯。

行文风格,惯用的词句,习惯的停顿处,注重逻辑或者是注重词藻,人生阅历,隐藏的情绪等等等等,这些小细节,在那些于笔墨里浸淫了一辈子的文人眼里,那就跟签了名字一样明显。

所以,虽然为了防止作弊,本朝除县试之外的考试都采用了糊名誊录制,跟考生有关系的考官也需要回避,但如果某个考官想要给好友或者上司的子侄放水,那他只需要事前随便翻看几篇那位考生之前写过的文章,到判卷时,十有八九就能把他的卷子认出来。

虽然不能做得太明显,但把名次往前提个几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也是齐秀才告诉他们的一些科考之路上的潜规则,只能算是徇私,倒也算不上舞弊。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拿后人的文章来应付科考,或者是做一个“文抄公”

,用各种流传千古的诗词给自己堆一个才子的名头出来,那就真的太过小瞧古代文人的眼力了。

王谨从来都不会小看这个时代的人。

北宋时期本就是历史上文气最盛的朝代之一,再加上宋□□“不杀士大夫”

的祖训,北宋时期的文人们那都是既有才名,又会做官,还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

就像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晏殊这几位,哪一个不是既能在朝堂上身居高位,又能在文坛各领风骚,并且都各自流传下了不少奇闻逸事。

而到了本朝,太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咱们到底杀不杀士大夫这个问题,但到目前为止,除非是牵扯到谋逆大罪,一般情况下,在本朝做一个文官,生命安全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再加上太祖在位时改革科举,兴办官学,还提升了官员们的待遇,这也导致本朝的文气比起北宋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文人才子层出不穷。

王谨即使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也绝对不敢小瞧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天才。

北宋兴起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观念在本朝依旧深入人心,而像山西这样有些“重商轻文”

的,只能说绝对是特例。

王谨依稀记得,在晋商迅速崛起的明清两朝,这几百年间,山西没有出过一个科举状元。

在山西民间甚至还有“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

、“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

这样的俗语。

而由于太祖的出现以及几代晋王府对太原城的治理,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加快了晋商的发展。

相邻小说
穿成暴君的白月光炮灰替身后我成了万人迷  看见弹幕后我选择叛出师门  绿茶女配真的不想红  铠之约  绑定海王系统后我穿进了顶流男团  从斗罗开始的毁灭之路  我的小攻会生子(快穿)  祖宗血脉  重生后还是嫁给了豪门老男人[民国]  盛宠王妃之如星如月  芥川与敦的奇妙冒险  参商  就这样修仙了  小男友  你这是玩不起呀?  我成了少女的守护灵  穿成年代爽文女配  侯门娇香  致命棋子  我要莽穿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