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就读炮院,行军拉练一直难有确定内容,五公里越野、十公里急行军、五十公里野外拉练、野外生存训练、摩托化行军、抢占阵地、实弹打靶,都被叫成行军拉练。
五公里越野,每周至少一次,有时当作了单纯的体能锻炼,穿着大裤头背心,轻装上阵,有时当作紧急集合,全副武装,着装整齐,打着背包跑完全程。
东门外那条公路,因此为我们熟悉,路线固定,宿舍前集合,出东门上战备路,往机场方向一直跑,前面有叉路口,折转前行,绕一个大圈,重新回到东门,正好五公里。
战备路折转绕行,不久出现一副田园画面,这里才见良田广阔,栽种得也是水稻,或青苗无垠,或稻浪无边,一条乡间公路平整而又宽阔,两侧是高大乔木,迎风摇摆,树叶婆娑成语。
丘陵相隔,地质原因,这些丘陵难见树木生长,多是荒芜杂草,将炮院东门之外,渲染得分外萧条,谁知不是处处如此,一丘之隔,原来另有风景别致,比作江南毫不过份。
人口没有江南密集,村庄零星散落,行人车辆很少,战备路最难见人车,折转之后的田间公路,才时不时有人车经过,多是摩托车,大型车辆偶尔才会碰到。
五公里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己的耐力还算不错,成绩还算稳定,一般都是十九分多一点,关键是过程单调,而且劳累,参加人员积极性都不太高,如果遇到天气下雨,或者有其它任务取消,谁都会感到高兴。
农村劳作,能扛重物,能挑重担,但是暴发力却要差上一些,军校期间还有百米测试,勉强能跑进十五秒之内,达到及格线,作为短板,经过努力,毕业时跑进了十四秒。
十公里急行军,其实是在五公里越野的基础上,多加了一圈,路线基本相同,没有多少特别之处,距离增加,时间变长,全程跑下来,更觉得单调枯燥乏味,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增加体能消耗,有些学员往往坚持不下来,半途而废或者中间溜号。
批评在所难免,真正受到处理的却很少,体质强弱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年轻要强,不少人在跑十公里时,累得虚脱,半路瘫倒在地,恢复好一段时间才能继续。
五十公里野外拉练,才是真正的考验,不但考验体能,更考验意志力,全副武装,列队行进,两个见习连前后出发,长长的队伍,清一色迷彩。
刚刚出发时,人人劲头十足,意气风发,番号声和歌声响彻山野,两个见习连之间,谁也不会弱了气势,未来的共和官,那一刻豪气干云,能将一处天地填满。
这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很容易受感染,一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总会响起,情景是那么适合,心情也是如此适合,“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此刻我们在炮院集合,他日向奔赴抗日一线的前辈一样,奔赴巩固和建设国防岗位。
作为军队史上第一首军事院校,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太多优秀军事人才,《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一度被称为军校之歌,或许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校歌,但是这最初的军校之歌,却是永恒经典,无法被模仿无法被超越。
或许只要是经历过军校生活的学员,都会唱这首歌,因为它已经不仅是一首歌曲,包含了人民军队军校发展史,代表了正规化现代化军队建设历程,代表了难以磨灭的精神传承,可以说是军校学员精神的创造点凝聚点归宿点,必然为每一所军校传唱,必然为每一名军校学员追捧。
百里路程,急速行军,早晨出发,晚上才能归队。
沿途经过丘陵沟壑,田野乡间,也会经过集镇村庄,街道闹市,有士气高昂军歌嘹亮,也有体力不支疲惫不堪。
能够坚持下来,可不那么容易,最初的激情过后,体力优劣就开始区分出来,个别体能差的,可能上午就会掉队,坐上了随行收容车,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跟随队伍行军。
这条路线,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也许建校之初就探索发现,从此固定,因为带队的学员队干部走得非常熟悉,没有向导,也很少拿出地图,大多数时候,行进在荒郊野外,依然准确,方向不失,道路不叉。
这里说的地图是军用地图,只要是野外作业,一般都会携带,普通地图或许可以说是平面的,但是军用地图却是立体的,每一处都标注了海拔高度,道路村庄,以及各种固定参照物,绘制得清清楚楚。
午餐在野外进行,课堂有野外生存讲解,自带了炊具和干粮,按照课堂教授,择一处荒芜处,拾柴生火,埋锅造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