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四十九章 校园生活

高中期间,我认为自己一直在毫无目的地做着两件事,一件是忙于应付身体快速发育带来的各种影响,一件是想方设法跟上时代潮流。

进入高中,条件有所改善,寝室里再不是通铺,而是一人一床的上下铺,八人一间,还算宽敞,伙食也改变了,用米换饭票,用钱买菜票,到食堂凭粮票打饭,凭菜票打菜,再不用每餐吃家里带的干菜。

清贫依然存在,学生们来自全县各个地方,那时不管是家住农村还是城镇,生活条件差不多,不存在贫富差距,大家都不宽裕,看不到花钱大手大脚的学生。

食堂打菜,分两毛、五毛、一块三个等次,学校附近村民也会煮好菜挑到学校卖,价钱与食堂一样,学校也不干涉,他们收钱,也收价值相等的饭票和菜票。

米饭只有食堂才有,记忆中米质一般,蒸得相当蓬松,高中正值生长发育年纪,常觉得吃不饱,记得有一次运动之后,打了两斤米饭,都没吃饱,怕同学笑话没好意思再打。

期间的生活费都由家里供给,我和在一中读书的姐姐一样,每个月都是五十块钱,在一个月只有二三百块钱工资的年月,父母如此慷慨,相当不容易,足见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也能见无声的殷切期望。

到高中才第一感到了“商品粮”

的巨大好处,凭着一本商品粮证,能够在附近的罗市,每月换取三十斤口粮,只要象征性的交点钱,不过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好像到高三的时候,交得钱已经等同于市场购买。

知道了父母不易,从小农村生活养成节俭习惯,高中时候从没有乱花过钱,这或许是高中三年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

食堂打菜,一般都是自觉的选偏低档次的两毛钱的菜,到月底,根据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多少,会适当买五毛、一块的,有时节省的多些,还会到上富批发市场买衣服。

高中时候,身体如拔杆似的猛长,每年都长将近十厘米,从入学时不足一米五,全班最矮,到毕业时已经一米七五,在学生中属于个子较高身体较壮的那一类。

发育太快的结果是衣服老是会觉得小,刚往常不久,家里的衣服就小得不能穿了,此后的衣服,都是我从伙食中节省下零花钱,一件件购买。

刚开始时没有经验,每次购买的衣服没穿多久就成短袖装,成吊脚裤,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在羞赧中等待,等下次积攒够了零花钱再购买。

后来有了经验,又尝试跟随潮流,用了大约一个月时间,积下三十块钱,买了一件相当时髦相当漂亮皮夹克,引得同学们一阵羡慕,后来也买了花衬衣、牛仔裤,看起来新潮,用现在的话讲,其实就是“地摊货”

,相当便宜。

相比于我的节俭,姐姐似乎做得差些,每月生活费之外,还常向家里要钱,引得父母不满,母亲没少在我们面前唠叨,夸我懂事责怪姐姐乱花钱。

其实姐姐也一样节俭,一中抓学习更紧,补习更多,购买资料也多,相比之下,三中几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要求,高中三年除报名之外,没交过一分钱。

路途太远,交通不便,学生们一般都是一个月才回去一次,回家的目的就是带米带钱,家在罗市或者上富的,每个星期都会回去,然后就是像我这样,有自行车的,一般两星期回去一次。

班里有自行车的同学不多,总是被人羡慕,因为出行方便,可以到附近集镇购物,也可以骑行远处游玩。

回家不但是带米带钱,还会带些“妈妈菜”

,包含父母关心,往往藏在箱子里慢慢品尝,熟识之后,相互无法隐藏,常被翻出大家一起共享。

我也带过“妈妈菜”

,更多的时候,是每次回到家,母亲一定会宰一只“阉鸡”

,其他姐妹都没有,只给我一个人吃,就是这般哺育,才有少年的茁壮成长。

生活的不易,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因为经常吃两毛钱的菜,还弄出一段笑话。

>>

高三第一学期,从宜春师专来了几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到我们班任实习老师,一位长相端庄的女大学生深受大家喜爱,一次,她到男生寝室闲坐聊天,地域不同,相互沟通就要用普通话,平时使用较少,有些人发音难免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

在谈到伙食时,一位同学脱口而出,本来想说我们经常吃两毛钱的菜,结果说快了,土洋结合,变成“我们端闷的恰两各钱的菜”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并一度给他取了个外号“端闷的”

相邻小说
庶女摆烂日常  我那温柔强大又短命的丈夫  七零年代福气满满  一世容安  穿书之末世逆袭记  至高指令  我是残疾老公的真爱  我居然成了渣攻的背锅王[快穿]  审神者他曾是付丧神  一胎凤宝:爸比回家跪榴莲  我有亿张召唤卷  追爱校花之旅:学神答卷  落日出逃  来自M78  快穿之年代文男主  道上真人  纯情妈咪火辣辣  魔卡之全能魔法师  青梅观察日记  与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