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一九六二年,是诗人杜甫诞生的一千二白五十周年,同时也是杜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来纪念的一年。
那时我正在北京,参加《中国文学上》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同志为了配合纪念活动,特来相商,拟将拙作(《杜甫研究》)中的作品注释部分改编为《杜甫诗选注》。
也知我一时势难兼顾,建议我只作些小的修订,并即以给《诗刊》写的那篇题为《人民诗人杜甫》的纪念文字用代“前言”
。
我有些为难,但还是接受了。
经与编辑同志磋商,将原选二百六十六首删去了八首,增选了二十七首,共得二百八十五首。
大约是一九六五年,我曾看过这个修订本的清样,于今已是十多年,我早把它忘却了。
最近,出版社仍拟将该修订本付印,要我再次作些修改。
在粉碎“”
的大好形势的鼓舞下,虽自觉年力就衰,但还是乐于承命。
这次没有新增篇目,只删去了四首,所以这个选本实际上是二百八十一首。
对于注释,则作了比较全面、细致的修订,有的甚至不惜推翻自己原来的说法,如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群童”
。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是白居易《李白墓》一诗的最后两句,对杜甫也是完全适用的。
李白死时,还有他的从叔当时著名的篆书家当涂县令李阳冰为他料理后事,给他报丧,还为他的文集作序,死于何年何月何地,都有明文记录。
至于杜甫,那就凄凉得多。
“死去凭谁报?”
没有任何人啊,只有诗人曾经歌颂过的那“乾坤日夜浮”
的洞庭湖水!
仅仅凭了诗人自己写的幸而流传下来的那篇追酬高适的诗,我们得知他是死在大历五年,从而纠正了所谓正史的《旧唐书》的错误。
但是,究竟死在这一年的哪一个月,死在什么地方,怎样死的,却缺乏明文。
这样也就形成了一桩关于杜甫之死的争论不休的老公案。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一点需要说明:
我不认为凡是主张病死一说的便是为了要美化杜甫之死,因为这根本说不上什么美化,正如主张死于牛酒一说之不足以丑化杜甫之死一样。
我们需要的是实事求是。
有关杜甫之死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是杜甫的《耒阳阻水》和《风疾舟中》两首诗。
这两首诗,我都选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