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
诗人如我辈,当它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
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
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捧起一摊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手持鲜花时,花香浸入衣衫中,双手舀水时,天空在水中反映出来。
这一捧比虫蛀的线装书还要古老的浑黄能反映什么呢?天上艳阳正好,今天恰恰又是端午节。
软白的粽子香在别人的嘴中,翠绿的艾剑戟立在苍茫的原野上。
这些,都使我手中的这一捧,浑黄有加。
我想,大凡成了历史的东西,肯定是再也清澈不起来了。
可是,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信子的蛇蹿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
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
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
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
和尚答:“我从湖南来。”
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
答:“湖水还没有泛滥。”
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
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
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
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
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设问。
这种心境,当不属于柳枝无主,憔悴东风的哀叹。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
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