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科举舞弊,众举子群情激愤。
长安公主现于众人前,言辞慷慨激昂,有理有据,既不失皇家威严,又润泽人心,熄灭了众人怒火。
在她一席话后,众举子尽皆散去,准备重考会试。
此事后,朝堂言论不一。
长安公主虽完美处理了举子激愤之事,但这种事本不应该她来做。
不过,也有人支持她的作为,晋安帝无子,她这位公主就代表了皇室颜面。
朝堂言论纷纷,晋安帝却只做不知。
在此事后,他表现得越来越宠爱长安公主。
起初,他只是将长安公主带在身边,出入御书房,寝殿等地,便是他批阅奏折时也不避讳长安公主。
这时候,晋安帝对长安公主的纵容,没人多想,只以为他是怜惜这个自幼流落在外的女儿。
毕竟,长安公主只是一个女子而已。
即使有朝官看不惯天子对长安公主宠爱过甚,上奏劝解,但这样的折子多是被压下不发。
皇帝当作看不见,朝臣们也不能挑了明的说。
到后来,也就几乎无人再对此事多言。
在朝臣想来,沈云凰不过是一个公主,而且无外家势力,天子愿意多宠爱些就宠爱吧。
少有人知晓,长安公主在随侍在晋安帝身旁时,时时都在接受他对朝政的教导。
但慢慢地,还是有人发现,晋安帝在由着长安公主翻阅乃至批改奏折。
晋安帝在放任甚至支持他的女儿参与政事。
这事传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甚至有人直言此乃祸国之兆。
谁知,次日,长安公主的字迹就正大光明地出现在了奏折上。
长安公主的姓名正式出现在了人前。
此时,有人恍然大悟,想起了之前这位公主出面应对聚众举子一事。
那时候他们没在意,谁知道此事早有端倪。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众朝臣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甚至,宗室也不愿看到这种局面。
晋安帝却不理会满朝上下的反对,只当看不到那些反对的奏折。
上朝时,若是有人死谏,他也不管,任由那人哭骂撞墙,表现得相当冷酷无情。
沈云凰更是不在意,便是有人骂到了她面前,她也只笑着听完,还赞人言辞锋利,用语大胆。
终归,晋安帝才是天下之主。
再多反对和骂声,只要他不退缩,沈云凰就有绝对的资本。
在反对浪潮最激烈时,他直接让沈云凰以公主之身随他上朝。
沈云凰在朝堂上一站,群情激愤的骂声却渐渐低了。
自古以来,摄政掌权的女子其实也不少。
这其中,大多是皇后和太后,但也有多位公主。
既然有先例,晋安帝的态度又坚决,朝臣便不再坚持,识趣地退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