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前面牛车上,丁敏跟曹操也正在说华佗以及这次带过来的工匠、老农的事情。
“兖州那边收留了不少流民,之前粮食不够,我还让子廉跑了一趟冀州”
徐州的事情,曹洪也跟曹操说了,既然糜家看不上他们曹家,曹操就没提糜家,“现在兖州的粮食俭省点差不多还能撑一段时间。
但是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总不好一直从冀州买粮……”
兖州的春耕定然是要重视起来的,偏他这一块还不如一直跟农户打交道的表妹精通,手底下又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就想着把这一块交给丁敏管着。
至于丁敏是女子身份,不方便什么的,都不是曹操考虑的问题。
还有工坊,原本丁敏还想给曹操一些匠人,让他也弄个工坊,专供军队那边。
曹操听了,直接把这个想法否了。
没必要,直接丁敏都管着就行了,这些年管的不是挺好的?
就连丁敏对华佗的安排,以及她让华佗带徒弟教学生的想法,曹操也挺支持的。
人吃五谷杂粮,少不得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大夫却稀缺,好大夫就更少了。
若是能多教导出几个大夫来,在这乱世也是莫大的功德。
初平三年二月底,赶着二月的尾巴,一行人终于到了泰山郡。
彼时,各处已经开始筹谋着春耕事宜了。
丁敏跟曹操到地方,都没来得及歇上一天,见见戏志才、荀攸等曹操身边的人,就开始忙着安置工匠、带着老农往田里跑。
当然,曹操也会跟着,毕竟这会儿正是春耕的关键时刻。
他这个兖州牧也要做出表率。
连带的戏志才、荀攸都被曹操拽着跟着丁敏和几个老农往田里跑了几天。
两人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这种地还有这么多学问。
两人都是氏族出身,书读的不少,农书其实也看过,可是到了实地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亲眼见识了丁敏跟那些老农的所作所为之后,两人心里对丁敏已经只剩下佩服了。
“难怪夫人在谯县那边让人种出来的地,能增产那么多,原来种地竟然有那么多讲究。
某佩服……”
戏志才躬身给丁敏行了一礼。
丁敏赶紧侧身避开,抹了把汗笑着摇头,“这不算什么,其实先人的书里都有总结,我们只不过是把他们的经验落到实处,并略加改进罢了……”
独具匠心,去一点点尝试的是她手底下的老农,跟工坊那边的匠人,其实她自己并没有做什么。
“已经很难得了,夫人这精耕细作之法若能推广开,不仅能解了主公的燃眉之急,亦能泽被后世……”
青史留名都说不定。
青史留名?果然是文人这夸人的水平可真是……不过,丁敏也就一个普通俗人,被这么夸,还真心挺高兴的。
这一高兴,办事的效率就更高了。
很快,华佗那边的医馆就办起来了,为了方便华佗平时授课,丁敏特意买了个带后院的宽敞临街铺子。
让过来跟着华佗学医的学生可以直接住在医馆里。
首批学生是华佗自己挑的,一共五个人,三男两女,都是孤儿。
“怎么样?学的如何?还听话吧?”
学生收了有大半个月了,春耕也差不多结束了,丁敏也终于闲下来,得以再次过来找上小老头问了问。
“挺好的,也听话”
华佗点头。
现在几个孩子还小,大多数时间都还跟在丁敏之前送来的那几个身边学习认草药。
华佗只偶尔指点,不过一个个确实挺乖巧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