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历史上,青花扇子曾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
郭师傅是青花技艺精湛的老一代制扇人的代表人物。
葛家的扇厂能维系那么多年,他功不可没。
听闻春妮想让青花扇子走向国际市场,郭师傅颇为感慨。
“其实早在18世纪,我国对外贸易中除了丝绸、瓷器和茶叶外,扇子也是很重要的商品。
小时候听我爷爷讲,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就在广州定制了八万件中国扇子,其中就有我们青花的扇子。”
郭师傅不无骄傲地说。
这段历史春妮还是首次听说,饶有兴趣地请他继续讲下去。
作为起源国,扇子在中国的身影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最初是由羽毛制成,后来发展为用竹子和木头当材质。
16世纪初,葡萄牙商人来到中国,将扇子作为精致优雅的配饰带回了欧洲,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追捧,一度成为进入上流社会的“入场券”
,被称作“女性的权杖”
,婚礼、舞会、皇室加冕,甚至葬礼等场合,处处可见中国折扇的身影。
连法国作家伏尔泰都说“不拿扇子的女士,犹如不拿剑的男子”
。
当时的广州十三行不仅是中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也是世界奢侈品、时尚、日用品等各种品类的重要加工制造产地。
从东印度公司的订单中,敏锐的广州商人嗅到了海外市场的需求和喜爱,以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设计了
不同造型和材质的扇子。
后来因战乱,中国扇子的身影一度从国际上消失,被后来者居上的日本扇子抢占了大部分市场……
“唉!”
郭师傅讲完,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春妮手抱于胸,若有所思。
青花地处怀州腹地,她没有想到,早在几百年前,精明的怀商就和广州十三行有贸易,让小小的青花扇子漂洋过海,惊艳了欧洲的宫廷贵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时尚潮牌”
,尽显了中国东方文化的意蕴。
旧时的怀商被历史的大潮淹没了,为什么不能借由扇子让新怀商得以崛起呢?
春妮的想法和郭师傅可谓一拍即合,但她有些为难……郭师傅当初是父花重金挖来的,他的月薪至今还是个谜,自己目前一穷二白,哪有能力付他的工资?
何晓慧曾要给葛春妮五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但她只拿了两万。
他们葛家虽是做实业的,春妮却是个新司机,她怕万一操作不当连累了好友。
再者,那两万块钱是生产运营的本钱,若用于支付工资的话,梦想还没发芽就得冻死在冬天里。
“怎么了?”
郭师傅见她有些犹豫,问。
她一时不知道怎样把谈话进行下去了。
一种找不到话题的慌乱感在内心狂长。
“不要为我的工资担心,只要能把这个做起来,让咱们青花扇子真正的走出去,我不要报酬都行。”
郭师傅看出了她的心思。
能让这荒废的扇厂重新活
过来,是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