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早在三十多年前,太常刘焉本欲向朝廷申请担任交州牧,以图躲避乱世。
可侍中董扶却算出益州有“天子之气”
,这才让身为汉室宗亲的刘焉野心膨胀,请求担任益州牧。
在益州当了数年州牧的刘焉在站稳脚跟后,也确实制造过千余辆天子车具,有称帝的企图。
可三年后,刘焉的府邸与车具却被一场意外的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刘焉也在不久后病逝。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人再去提起董扶说过的那个传言。
直到今天,益州之人才明白“天子之气”
的真正含义。
公元221年4月,在众臣的一再劝进下,刘备终于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登基称帝,国号为“汉”
,改元“章武”
,大赦益州之地,封赏众臣。
诸葛亮晋升丞相,录尚书事,假节。
刘备不仅让诸葛亮官居三公之上,更是让他总理尚书台事务,协助刘备处理军政大事,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和重用。
而诸葛亮今年才刚过四十,比绝大部分的朝臣都要年轻,这也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许靖为司徒,法正为太尉,董和为司空,此三人位列三公。
东汉时期,三公的权力虽然在尚书台的出现后逐渐被削弱,但仍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担任。
刘备考虑到众臣之中,许靖是唯一一位享誉天下的名士,当得起三公之位。
而法正虽然在名声上多有非议,但他毕竟是刘备重要的谋主,加之最近病情出现好转,刘备希望慰劳法正的劳苦功高,便破格将太尉一职授予法正。
至于董和,此人的才华虽然在三国时代不是特别出众,但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良臣。
他早年在刘璋手下担任成都县令的时候,蜀中奢靡之风盛行。
董和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以身作则,粗衣素食,并严厉打击各种有违礼法的奢侈行为。
许多豪强因为畏惧董和,怂恿刘璋将董和调到外地。
可是成都官吏百姓却出面挽留董和,一时竟多达数千人,刘璋这才不得不继续留用董和两年。
等董和当了益州太守,仍旧清廉节俭,并诚心相待当地的少数民族,很快便深受南蛮百姓的敬爱。
后来刘备平定蜀地,听闻董和的事迹,便任命他为掌军中郎将,并与诸葛亮一同掌管左将军府事,可见刘备对他的重用。
在此期间,董和同样做事勤勉,在处理各种小问题上丝毫不马虎。
更为可贵的是,董和直言敢谏,诸葛亮有时做事出现纰漏,董和也会直接指出,不会有所顾忌,因此他也深受诸葛亮的敬重。
董和在益州先后当了二十多年的官,建立了非常良好口碑,可惜历史上的他没等到刘备称帝便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