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一时间,燕京的报刊界是热闹非凡,骂来骂去的,不知有多少报刊都在自己的报纸上批判《平权报》。
特别是发表文章的顾闰秋则成为众矢之的,在燕京街头随便买一份报纸,十份报纸必有无份是在骂的。
不过这顾闰秋也不少好惹的,一个人舌战群雄,因为《平权报》是周报,不能及时刊登顾闰秋反驳的文章。
顾闰秋的文章也频繁出现在其他的报刊上,一时间舆论纷纷,看戏的不少,有些人买报纸就是为了看双方论战的。
这些办报的大多是商人,见这样热闹,怎能够错过,故而对于论战双方先文章来者不拒,销量也因为论战上升了不少。
徐瑶正在屋子里看《孟子》的注疏,屋子里的炭火烧得很旺,门敞开着,棉毡子挡住了外面的冷风。
“你这倒是舒适,外面可都闹翻了天。”
徐瑶闻言,见淑贞和昭兰两人走了近来,一面拍打着身上的雪花,一面脱掉外面的大衣,徐瑶接过两人的衣服挂了起来。
“这几年军阀混战的,哪一年不乱?早习惯了,这天下要真有一天太平了,倒是我等的福分了。”
昭兰这淑贞围着火炉坐下,一面烤着手,徐瑶将火炉上烧着的开水壶取下,为两人冲泡着热茶。
“太平日子哪里我我们能够想的!
我只盼着能将这两月剩下的一半的薪水给发了,就算好了。”
昭兰接过茶,抱怨着,接着看向徐瑶,
“你的薪水发齐了吗?”
徐瑶摇摇头,笑着道:
“我们都属于国立中学的老师,薪水都是一起发的,你们都没有,我们哪里会有。
不过好在我也没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倒是无所谓了。
只是那些苦了那些需要养家的老师,本来冬天的花费就比平日要多些,燕京城的冬天难熬,光炭火钱就不少。”
徐瑶坐下来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又收拾出一盘瓜子花生。
北洋政府欠薪一事实在是由来已久的事,当年叔均先生任燕京大学教授的时候,就经常遭遇欠薪。
如果虽过去了三年,但拖欠教师薪资的事本没有改变多少,导致现在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说来说去,也没什么意思,这两年因为欠薪罢教的事也不少,不过是闹一次发一次罢了。”
昭兰苦笑着摇摇头,其实若真的是国家财政困难发不出薪水,她们这些教师都是能够体谅的。
可北洋政府内部腐败,贪污成风,这些钱到底是财政拿不出,还是有人中饱私囊,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这样的政府,早已无什可说的。
“你在朱子的书?”
淑贞对于徐瑶她们说得欠薪一事,没有说话的余地,毕竟她尚未投身于社会事业,仍专心于学业。
转而见到了徐瑶书桌上的翻着的《孟子》,一看注疏,竟然是朱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