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孟河,大学毕业近两年,身为独生子在父母强烈要求下,上月初他将工作找回了自己家乡,三水县城。
依然是老本行,水处理技术员。
三水县位于苏中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属于中等水平。
两条小河相隔一里多地南北分布,弯弯错错穿过一个恬静美丽的村庄。
这里是孟河的家乡,三水县大垛镇兴圣村。
小河两岸一户户人家傍水而居,连成与小河一样的曲线。
两河间和两河南北是归属于各户的农田,阡陌纵横,五月麦青,放眼处是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碧绿。
兴圣村是确确实实的富村,家家户户都是楼房,一半人家拥有小汽车。
从马路看也足以证明,不止是用于行车的马路是用水泥铺设,连农田间都开辟四条一米五宽的水泥路方便农忙运输。
这些路都是村民主动集资修建的,只要了政府很少的补贴。
把‘要想富,先修路’反过来说,兴圣村是因为富才修路。
然而,村民富裕对孟河来说却是苦恼。
之前在外地工作孟河每月工资四千,因为回家少,他也就沉浸在自己对现实逃避里。
可是在回来后这一个月里,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作为村里唯三的大学生,他真的很没出息。
尤其是现在休息日一回家,就能听到西家邻居崔大娘对她儿
子的花样炫耀,孟河觉得他还不如待在厂里宿舍睡觉的好。
他是上四休二,夜班后就是两天休息,休息日的第一天上午基本是用来补觉。
“我跟我家大伟说,手机屏幕摔裂条小缝还能用,可这孩子就是不听!
硬要给我重买一个,买就买吧,他还偏买个苹果七,我打听过,五千五百块呢!
这孩子,有点钱就不知道宝贵,真是气死我了!”
孟河都不用下楼,就知道此时的崔大娘脸上肯定是一副炫耀和快夸我家大伟的表情。
大伟比孟河大四岁,初二辍学出去闯荡,六年前在三水县经济开发区开了家编织袋厂,现在每年有近三十万的纯利,是兴圣村年轻一辈混得最好的一位。
“你气啥,大伟一年到手三十万,这一个手机不算什么…”
菜田长长方方,清绿满地。
一棵绿叶如华盖的银杏树立在菜田东北角,孟母端了小木凳坐在家门前的树荫下,仔细的择着韭菜,话语很平静没有丝毫羡慕。
孟河家没有砌围墙,菜田南边相邻的马路上,崔大娘撑着拖把柄,脸上挂满笑容。
崔大娘本是到小河里洗拖把的,可看见孟母后,拖把也不洗了,拄着拖把就在那跟孟母闲聊。
接下来的话孟河塞上消音耳塞没有再听。
反正不管什么话题,崔大娘肯定都能扯到她儿子身上。
而他刚值完夜班,需要睡一觉缓缓,没精力听这些。
明明很困,孟河翻来覆去却怎么睡都睡不着,脑子里不停回想着村中同龄人的状况,各种杂念纷纷到来。
村里不止一个崔大娘,也不止一个大伟。
孟河小学三年同桌张达在镇上开了家烧烤店,一年十七八万入账;小河南岸的杨家老二,比孟河小三岁,在兴圣村和四个邻村开了八家麻将馆,一个月总计两万多块收入;还有村东头的孔大辉在县城里…
这些做生意的的孟河之前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