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纽约19:00EDT
马特奥办事算是利索的,在安室透离开酒吧的1个小时以内就拿到了他需要的信息。
安德烈·米勒,本地人,28岁,本科学历,社会学专业。
其本科生涯成绩中上,但是在社团以及学生运动中非常活跃,虽然不是教授眼中可深造的科研苗子,但却是学生间受欢迎的社交能手。
毕业后凭着单纯的一腔热血为社会福利机构工作,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福利机构无法解决社会问题,遂搭上选举末班车,意外受到了赏识当选。
米勒本人并非是传统政治家族出身,不接触财团,一心只想改善当地情况。
这在基层来说并不属于罕见,但也意味着他不会有机会去接触上层,更不会轻易引来杀身之祸。
总的来说只是个脑子还可以的理想主义笨蛋。
在他死后的第二天,本地报纸铺天盖地宣传了该事件,只是比起他干了什么,更多的报纸还是在评论无法改善的帮派冲突以及枪械持有问题。
对于大部分报社来说,他的功绩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封面人物,不过作为这次事件里意外身亡的人中地位最高的,反对党和禁枪团体以及枪支协会都拿他做例子吵得不亦乐乎。
现在才只是第二天的夜晚,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讨论就已经逐渐平息,转为更加娱乐化的东西,想必等到第二天早上就会彻底销声匿迹。
自此,再无人关心因为这件事丢掉的人命。
「咱们这不是天天打枪,这是纽约,你在期待啥」
「你刚来可能不知道,这儿是两个帮派的交界地,晚上经常会打起来」
作为本地人的米勒不可能对他住家周边的情况不了解,就算以前不住在这个社区,作为议员来说,也会有人去提醒。
而且以本地人习以为常的态度来说,两个帮派械斗甚至开/枪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昨天那个枪击还死了个议员咧。
就是昨天还在推上的那个……」
「你他妈卖了米勒是吗」
而同样,米勒在本地人中的口碑至少不能说坏,甚至社交媒体上的知名度也都还是有的。
他已经是议员,对社交媒体影响力也没有那么极端的追求,不存在为了吸引流量而去冒险的几率。
因此能让米勒冒险出门的必然是大事,比如说……之前的CIA情报泄露案。
受益于他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米勒的曝光使得一般民众们有机会得知CIA与其他国家的互动。
不管是路人、学者、记者、或者一些阴谋论爱好者都让这件事都变成了一种难得的谈资,毕竟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些机构的了解仅限于文艺和影视作品,直面阴影的人可不多。
米勒的案子关键点从来都不在于是谁开的那一枪或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现场,谁把他叫出来的不重要、是不是故意引他到帮派冲突现场的也不重要。
只要声称自己有关于之前泄露案的更多细节,米勒这种从来不在政治圈子里的人自然看不出危险性,靠着热血和正义感就会冒险出来。
而只要他踏出了家门口的监控区域,不管是不是帮派成员开的枪都可以伪装成帮派互斗或者流/弹意外。
想到这,安室透有些烦躁的点开暗网和加密邮箱,还是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这FBI到底在干什么?难道还需要我把事情说的更明白一些吗?!
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