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许多事情说起来简单,比如云苓要内务府做的“缝纫机”
,她本来是做出来偷懒的,内务府听说要这个的是贵妃娘娘,在造价上自然不做考虑——用太便宜的材料怎么能凸显贵妃娘娘的高贵身份呢?继续让内务府那边批量造一些用同样材料的机器出来用于缝纫,云苓干十年都回不了机器的本。
幸亏出宫之后潘有仁知道不少店铺——不止是卖小吃的、卖话本子的,还有能打铁的。
云苓将自己从宫里带出来的“缝纫机”
送到铁匠铺,命那个铁匠铺仿制还是简单的,外面套着的木材当然也不必像云苓的“原版”
那么贵重。
第一个做出这个缝纫机的工匠花费的力气当然不少,但仿制起来就简单了,潘有仁找的又是京城中最好的铁匠铺,一共十多台缝纫机,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就完成了。
然后云苓让玉柳出面联系京城中的那些善堂——之前说过,女孩子在善堂里面不好活,也不光是因为长得好了有可能引来不怀好意的管事,更多的原因还是男孩子们长到十来岁就能出去找活干了,或是给人家当学徒,或是在大铺面里当个招呼客人的伙计,总之,虽然机会不多,但认真找的话,工作还是有的。
有了工作,男孩子们就可以从善堂搬出去了——就算大梁的学徒不给发工资,但最起码包吃住不是?就算在京城中找不到像样的工作,等到十五岁成丁之后,这些善堂的男孩子们也能回乡下去种田,总之,有一把力气,总归是饿不死的。
可女孩子们就不一样了,没结婚的女孩子们能找到什么工作呢?就连饭店后厨择菜的,人家确实偶尔用的是女人,但也大多是已婚女人了。
没有工作,就以为着善堂的人养女孩子要比养男孩子多花费两三年,一直到女孩子能嫁人了,善堂才能撒手——至于在善堂长大的女孩子们能找个什么样的人嫁了,善堂的管事们是不管的。
反正到了十五岁如果还没找到人家,他们善堂也不可能白白养着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善堂里长大的女孩子就会嫁给和自己在同一个善堂长大的男孩子,长大后两人一起打拼。
听起来不错吧?和现代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小夫妻也差不多。
实际上,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虽然说婚书这个东西是自古有之,大梁的官宦人家在娶正妻的时候有婚书、纳良妾的时候也有文书,但贫民百姓是不管那个的,小康一点的人家,给闺女扯二尺红布做一身衣服,摆一桌酒,给闺女吹吹打打地送到婆家去,就是结婚了。
更穷一点的人家,连酒都不摆,小夫妻就直接一块儿过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善堂里长大的女孩子们没有娘家,结婚时小夫妻无非是告诉一声善堂的管事和平时上工时认识的朋友而已,刚结婚的时候一般也是两个人一起奔小康的,可等到真的飞黄腾达之后,能约束这对小夫妻里丈夫的,可就只有良心了——毕竟女孩子没有娘家。
云苓没法给善堂里的女孩子们一个娘家,只能教她们一点自己谋生的手段了。
趁着她太妃这个身份还有点用,云苓打算在京城里开一家卖成衣的铺子。
这个时候的许多铺子后面都有供货的作坊,云苓用那些缝纫机开起来的制衣作坊就可以雇佣这些从善堂里出来的女孩子们。
听起来是不错,然而云苓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和现代只要不是顶级富豪,大家就都穿成衣不一样,大梁的大户人家是有自己专门的针线房的。
比如荣礼郡王府,从云苓这个贵太妃到玉燕、玉蝉几个,就没有在外面买衣服的。
当然大户人家本来也不是云苓的目标客户群,云苓想得很好,她用来做衣服的布料也不是顶级,京城里稍微有点小钱的人家还是不少的,他们又不像出苦力的贩夫走卒一样,对衣服的款式、针线没有一点要求,缝纫机经过铁匠铺的改良,走线已经很好了,绝对比人工缝得要整齐。
可等成衣铺真的开起来了,云苓才发现,那些有点小钱的人家是没有针线房,但人家家里的女人们可都是会做这些的啊。
而且,最坑人的一点是,小富之家的女人们,洒扫有下人,又不像云苓、赵氏这样,每天光是和别的人家交际就忙得不行,如果连成衣都是买的,那女人们每天在家里干什么呢?
所以,成衣铺开张之后的生意虽然还过得去,但也就只是过得去而已。
云苓直挠头,缝纫机缝东西快得很,她的铺子里卖的成衣比别的成衣铺子已经是便宜不少了,再降价,她倒能挣钱,可就要扰乱市场了。
可如果不降价,她还想扩大规模呢——现在连那十台缝纫机都没全用上,一共招了五个善堂出来的女孩子,这叫什么给人家一条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