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古代著名法医学家、法医学奠基人。
南宋建阳县童游里(今童游南山下)人。
宋慈从小受学于父,10岁时从学建阳县学者、朱熹的高弟吴稚,并得到吴稚的同窗黄干、李方子等名人指教。
他重视实践,力求真知。
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他进京人太学,当时主持太学的博士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流露有真感情,因此,对他十分器重。
宋慈遂拜其为师。
嘉定十年(1217年)宋慈中乙科进士,授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县尉,遇父病未赴任。
宝庆二年(1226年)始走上仕途,任江西省信丰县主簿。
安抚使郑性之慕其有拨乱反治才,延人幕府参预军事,多所赞助。
绍定四年(1231年),得福建路招捕使推荐,宋慈得任长汀县令。
当时县境百姓苦于盐价高昂,从海口上溯闽江,盐运至长汀,要隔年才能运到,他莅任之初,改从潮洲沿韩江、汀江而至长汀,往返仅3月,大大省了运费。
官府将盐廉价出售,百姓无不讴歌载道,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他任职邵武军(今属福建)。
次年,浙西饥荒,当地豪强趁天灾而囤积居奇,弄到“斗米万钱”
的地步,百姓因饥饿死亡者甚多。
宋慈奉诏人境,叹日:“强宗巨室,始去籍以避赋,终闭粜以邀利,吾当其谋尔。”
他应宰相李宗勉的召问,向朝廷提出“济粜“法,他建议把地方居民按贫富分为五等户,赤贫者完全济助,较好者半济,最好者不济,上者发其存粮之半而济人,最上者则尽发其存粮而济人,完全救济的米,由政府来出。
宋王朝感到统治不稳,遂接受了他的建议,结果是众皆奉令,民无饿死,使得人民渡过了灾荒。
宋慈廉政爱民,执法严明。
尤其是“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
嘉熙三年(1239年)升任司农丞知赣州。
次年,升任广东刑狱,发现所属官员多不履行职责,“有留狱数年未详覆者”
。
于是他在到任八月内,制订办案规约,责令所属官员限期执行。
同时深人现场察访调查,清理了一大批冤案、错案、悬案、屈打成招的假案。
审理了二百多名辟(死刑)囚,其中有些是被陷害和冤屈的无辜者,为他们平冤昭雪,免除死刑。
同时也惩处了一批贪赃枉法的吏、役和逍遥法外的罪犯。
由于宋慈“听讼清明,决事刚果”
,“以民命为重”
,因此,在广州人民中间名声鹊起。
移任江西提点刑狱时,为赣民作主,严办违法的盐贩.淳佑五年(1245年),转任常州知州,议重修《毗陵志》,开始编辑洗冤录资料。
任满后,转任广西提点刑狱,巡行各部,雪冤禁暴,虽偏僻恶溺处所,亦必亲往视察。
淳佑七年(12年),任直秘阁、湖南提点刑狱使。
是年冬,撰成《洗冤集录》,并刊行于湖南宪治(公元12年)。
淳佑八年(1248年),任宝哎谟阁直学士,奉命巡回四路,掌管刑狱。
淳佑九年(公元1249年),升任焕章阁直学士、广州知州与广东经略安抚使。
是年春,忽感有头眩之疾,仍照常办公,当地学宫举行祭孔典礼,宋慈仍亲往主持,事后精神大为萎顿,同年三月初七逝世于广州官寓,享年64岁。
次年七月十五日,归葬建阳县崇雒里(今崇雒乡)建阳宋氏祖居地昌茂村。
宋理宗赐赠朝议大夫,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
,亲自手书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