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辛弃疾的诗词有这么一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说到刘裕,很多人可能会想不起他是谁,但提到他的小名字——寄奴,很多人都知道。
东晋末年,皇族内部(司马道子与孝武帝),士族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不择手段。
门阀士族的相互攻讦,严重内耗,导致他们逐渐走向了衰败。
士族的衰朽,给了寒门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取代士族的机会。
而刘裕就是那个成功抓住机会的人。
刘裕出生于京口,自幼贫困,之后投身北府军,而北府军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刘裕有着出色的政治和军事能力,在政治上,他抑制门阀士族,重用寒门,减轻赋税,让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军事上,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多个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下面我们将深入分析刘裕的事迹
早年经历
公元363年4月16号(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刘裕出生在晋陵郡的丹徒县,母亲生出他之后就因病去世,而父亲因不堪重负则打算丢弃他,好在刘裕命大,被人收养。
刘裕十分孝顺自己的养母,他常常出去捕鱼、砍柴、卖草鞋等等挣钱,帮养母减轻家庭负担。
由于家庭很贫穷,也没钱读书,刘裕大字不识几个,但其能力突出,当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说:“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投戎建功
刘裕后从军,成为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孙恩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
晋廷忙派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前往镇压。
或因孙无终的荐举,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担任参军。
而刘牢之正是东晋末年北府军的实际掌控者。
在转战三吴的几年中,刘裕屡充先锋,每战挫敌,其军事干略得到初步显露。
他不仅作战勇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且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于以少胜多。
当时诸将纵兵暴掠,涂炭百姓,独有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
他率水军继续追讨孙恩,迫使其投海而死。
匡辅晋室
孙恩起兵,消耗了晋廷兵力,造成京防空虚,这给盘踞长江上游军事重镇荆州、虎视三吴、伺机而动的桓玄以可乘之机。
之后桓玄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夺刘牢之兵权,以其堂兄桓修代之。
刘牢之惧祸而逃,后自缢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