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小伙子,你这毛笔书法还得练啊。”
董红康小心收好那首诗,跟陈贵良握手道:“今天很有意义,我要找人把诗裱起来。
你心里没埋怨我吧?”
陈贵良微笑道:“多谢董编给我出名的机会。”
“哈哈哈,”
董红康大笑,拍打陈贵良的肩膀,“等着后天见报。
我走了!”
胡玮时挽留道:“董编,还有晚宴。”
“我就不吃饭了,再见!”
董红康说走就走。
《笔会》的编辑和记者,很多都是这个脾气,说话做事直来直往、风风火火。
开创伤痕文学的《伤痕》,最初就是发表在《笔会》。
《被颠覆的文明》、《谁在导演世界》的作者边芹,也一直是《笔会》的专栏作家。
2004年就已经是了。
(这两本书,是反西方文化霸权的。
)
另外,巴金在人道洪流之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在《笔会》。
巴金临死之前,最后一篇文章还是发表在《笔会》。
由此可见,《笔会》并不能用偏左或偏右来定义。
这个副刊,影响力极大,许多领导都在长期订阅!
董红康开车回到报社,还有半个小时才下班。
“遇到什么喜事了?神采飞扬的。”
隔壁桌的资深编辑周艺问。
周艺笔名芳菲,再过两年就要升副主编。
董红康笑道:“你有一位小老乡,文章写得很不错啊。”
“什么小老乡?”
周艺问道。
董红康说:“龙都市的。”
周艺笑道:“那确实挺近,就在我老家隔壁。
那里近年没出什么传统作家吧?就一个魏明伦,也只是在龙都工作,早就已经调走了。”
龙都市现在确实还不怎么能打,暂时还只有一个郭小四。
黄旭东等抽象人物,应该还在读大学。
还有一个女作家,今年即将出名,即《左耳》的作者饶雪漫。
董红康拿出赛事方打印的《瀛海行》:“新概念一等奖文章。”
周艺看得眼前一亮,随即又质疑道:“这篇诗文质量太高了,真就没有水分?”
“所以我当场验了一下,”
董红康又拿出第二首诗,颇为得意道,“这首诗的标题是《答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