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认知决定了一个人所能触及的高度,而自我否定则是认知设下的牢笼。
楚衍在直播中详细解析了认知的形成机制。
人类的大脑并非客观的接收器,而是被过往经验,社会规训,甚至生物本能塑造的过滤器。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我不行的环境中。
大脑会主动强化这种认知,形成神经回路的固定模式。
他的自我否定,是一种认知固化。
他的大脑已经习惯了我不适合科研的思维路径。
因此每当他想挑战更高目标时,潜意识就会自动触发防御机制。
“别试了,你会失败的。”
这种机制原本是为了保护他免受挫折,但最终却成了阻碍他成长的枷锁。
听着楚衍的直播,徐祺突然明白,那些否定他的声音,从来都不是事实。
而只是被驯化的认知反应。
这些决定,看似是理性权衡。
实则是认知的自我设限。
他的大脑一直在用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却忽略了人类认知的可塑性。
“认知觉醒不是一瞬间的顿悟,而是一场持续的重构。”
楚衍依旧在直播间里探讨着这个问题。
徐祺知道,如果他想突破现状,就必须主动重塑自己的认知模式。
那些我不行的声音,并非来自真实的他。
而是来自过去的经验,他人的评价。
甚至是社会对普通人的刻板印象。
认知的觉醒并不意味着立刻成功,而是接受成长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
即使他最终没能成为顶尖科学家。
至少他突破了自我否定的循环,而这本身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谢谢你的直播,我终于明白,限制我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认知。
】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能成为科研者,那创造这个神迹的人,一定是你。
】
徐祺在弹幕里发出了这两条评论。
可惜,直播间的人数已经突破千万。
弹幕如洪水般刷过,他的留言很快被淹没。
但对他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
或许未来某天,当他站在某个科研领域的巅峰时,他会想起这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