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此刻,陈雪茹和她的丝绸店成了众人焦点,尤其是那个新招牌,加上旁边挂着的“公私合营第一人”
的称号,无疑让陈雪茹成为了当天的主角。
陈雪茹的事迹被报纸刊登后,她的地位显著提高,再也没人敢轻易招惹她了。
然而,大家也注意到,身为街道办副主任和公方经理的李栋却很少出现,甚至在拍照时都没了他的影子,外界对此议论纷纷。
这时,黄书记进入了丝绸店。
他对这家新开的公私合营店极为关注,这不仅是第一家,更是为了确保这种模式能够顺利推行,避免成为笑柄。
黄书记想亲自查看一下丝绸店的状况,李德国陪着,陈雪茹也在一旁讲解。
前店的布置已经相当不错,没什么好细看的。
来到后院,黄书记发现这里并不属于丝绸店的范围,但陈雪茹并未提醒他。
在一个房间里,黄书记看到了十几台缝纫机,虽然机器上没有灰尘,但都罩着防尘罩,显然长时间未使用。
黄书记感到疑惑,觉得后院的设施与前院的店铺风格不搭调。
黄书记扭头问陈雪茹:“雪茹同志,这些机器为什么一直放在这儿不用呢?”
陈雪茹还没说话,李栋先走了过来解释说:“黄书记,这事我知道一些。
他们这家绸缎店之前也做服装生意,还挺赚钱的。
可去年觉得雇的人太多了,怕被人说成小资本家,陈老板就干脆停掉了服装部,专心做绸缎生意。
这些机器就暂时搁置起来了。
我们会计那边也查过了,还向周围邻居了解过情况。”
旁边的那位老会计赶紧点头附和:“没错。
我们还问过邻居,从去年下半年起,绸缎店就不再做服装生意了。
所以这些缝纫机也没算到绸缎店的资产里。”
黄书记有点吃惊,转头问陈雪茹:“陈老板,服装部赚得多吗?”
陈雪茹瞄了众人一眼,照着李栋的说法回答:“挺好的。
布料和机器都是自家的,主要靠人工。
其实我们原来也有裁缝铺,就是按顾客要求定制衣服。”
这家服装店规模不小,衣服都事先做好,供客人挑选。
不过既然这种方式不太妥当,那就别做了,跟上政策就行。
听完这话,黄志国有些佩服,夸奖陈雪茹有远见,难怪是第一个响应公私合营的,说道:“陈老板真有眼光,难怪敢带头响应公私合营,这份胆识和见识确实不一般。”
陈雪茹谦虚了几句。
这时李栋插话说:“黄书记,之前陈老板不敢做服装生意,现在既然已经公私合营了,我们可以重新做起。
我想把这些缝纫机买过来,再开个服装铺。
以前能赚钱,现在也没理由不赚钱。
而且他们有相关经验。
现在公私合营了,我们要展示合营的优势,让其他店铺看到好处。
这个服装铺,私人店铺不能雇人,但我们合营的没有这限制,完全可以搞起来。
我觉得公私合营不能只走过场,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势和进步性,打破以前小资本个体的束缚,把这个合营店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