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每一次挑战极限的尝试,都是与宇宙进行的一场对话。
"李默看着实验室中央展示台上那块不断闪烁变化的晶体样本,若有所思地说。
改变物质颜色的十七次尝试带来了意外收获——在宏观层面实现的量子叠加态。
这一发现激发了团队探索更加复杂的量子特性工程应用,特别是玛丽亚提出的创造自然界不存在属性的构想引发了热烈讨论。
"既然我们已经见识了量子信息的复杂性,"李默在团队会议上提议,"接下来,我们应该系统性地探索多重量子属性修改时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和冲突。
这可能是理解宇宙自我修复机制的关键。
"
玛丽亚表示赞同:"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注意到宇宙对我们的干预有各种'回应',从简单的属性恢复到能量异常再到奇异的周期性变化。
我认为是时候将这些现象系统化了。
"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个程序,"张磊思考道,"那么这些自我修复机制就像是自动错误处理和异常捕获系统。
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深入量子特性工程至关重要。
"
林小雨补充了一个哲学维度:"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中就包含了这种思想——当人为干预过度偏离自然规律时,自然会有一种回归平衡的力量。
我们现在用科学方法探索的,可能是这种古老智慧的现代表达。
"
经过详细讨论,团队设计了一项综合性实验,目标是在同一物质中同时修改多个潜在相互冲突的属性,并观察宇宙自我修复机制的反应模式。
实验选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基础材料:一种是稳定的石英晶体,代表强结构性材料;一种是高纯度铜块,代表金属导体;还有一种是特制的有机聚合物,代表柔性可塑材料。
"我们将在每种材料上尝试引入三组潜在冲突属性,"李默向团队解释实验方案,"第一组是物理性质冲突,如同时增加硬度和弹性;第二组是化学性质冲突,如同时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第三组是能量状态冲突,如同时呈现导热性和隔热性。
"
玛丽亚负责为每组实验编写QuantumScript程序,这些程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能够同时操控物质多个量子信息层。
张磊设计了专门的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样本内部的能量流动、分子结构变化和量子状态波动。
林小雨则从理论角度分析可能出现的自我修复模式,并与古代哲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对比。
实验准备工作花了整整两周时间。
与此同时,李默还对量子接口系统做了重要升级,增强了量子状态稳定环的容量和灵敏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强烈宇宙反应。
"这就像是故意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逻辑冲突,看它如何处理,"李默在启动第一组实验前解释,"我们是在探索宇宙编程的异常处理机制。
"
第一组实验:物理性质冲突
第一个实验对象是石英晶体。
团队尝试同时增加其硬度和弹性——两种在常规物理学中几乎不可能共存的特性。
增加硬度通常意味着分子间结合更紧密、更刚性,而增加弹性则需要分子结构更具可塑性。
量子接口系统启动后,李默和玛丽亚开始执行复杂的QuantumScript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