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二十三章 开端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汽车业的大发展,橡胶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同时橡胶也成为众多工业产品的新兴材料,十分热门。

汽车、三轮车、人力车都换上了橡胶轮胎,上海人在布鞋、皮鞋外套一双胶鞋,称“套鞋”

,再穿上橡皮雨衣,暴雨天也可照常出门,其它各种橡胶(当时上海人称橡胶为橡皮)制品更是不计其数。

1908年,英国进口橡胶总额达84万英镑,次年增加到141万英镑,美国1908年进口橡胶5700万美元,次年增加到7000万美元。

受到生长周期、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制约,橡胶的生产规模在短期内无法扩大,注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橡胶价格将持续走高。

伦敦市场上的橡胶价格,1908年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涨到每磅10先令,1910年4月达到最高峰,每磅12先令5便士。

伦敦的橡胶股票也随之水涨船高。

一家新成立的橡胶公司发行100万英镑的股票,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另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最初每股10磅,发行不久后就涨到每股180镑。

国际金融资本纷纷在适合橡胶生长的南洋地区设立橡胶公司,而总部则设在上海,便于从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融资。

据《泰晤士报》估计,从1909年底到1910年初的几个月里,南洋地区新成立的橡胶公司有122家,至少有40家总部设在上海。

这些公司有些刚刚买地,有些已经把橡胶树苗种下去了,也有很多是皮包公司。

总部设立在上海的橡胶公司纷纷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大肆招徕资金。

受到国际金融投机风潮的影响,上海的橡胶股票也大受欢迎。

一家叫做“地傍橡胶树公司”

的股票,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为每股25两白银,一个多月后涨至50两白银。

上海富有的华人和外国人,唯恐失去大好的发财机会,纷纷抢购橡胶股票。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租界法院)大审官关絧之先生说:“1910年,上海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橡皮股票,没多时,有钱人竞相购买,一些公馆太太小姐换首饰,卖钻戒,转买股票,如痴如狂。

有了钱,还要四面八方托人,始能买到股票。

我因做会审官多年,认得洋人,费了许多力,才买到若干股。

买进时30两银子一股,买进后股票天天涨,最高涨到每股90多两。

许多外国人知道我有股票,拿着支票簿,盯到门口,只要我肯卖,马上签字。”

抢购狂潮让很多人一夜暴富,更加激起了人们的投机*,以至于股票的实际价格超过票面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祥茂洋行的刀米仁股票实收银8两,市价66两。

牌子老、名声大的公司随心所欲地哄抬股价。

蓝格志公司的股价竟然超过票面二十七八倍,高达1500余两,票面仅100两银的汇通洋行薛纳王股票涨到一千五六百两。

据上海商务总会估计,在橡胶股灾爆发之前,华人大约买了80%,在上海的外国人抢购了20%。

很多华人不满足于在上海抢购,还调集资金到伦敦。

华商在上海投入的资金约2600万至3000万两,在伦敦投入的资金约1400万两。

结果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经无资可融,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尤其是钱庄的流动资金,都被橡胶股票吸纳殆尽。

橡胶股票风潮是一场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被某些外国冒险家恶意操控导致的悲剧。

暴利让上海的投资者失去理智,中了圈套,外国银行和投机家则从中获利。

1903年,英国人麦边在上海设立蓝格志拓植公司,蓝格志是一个橡胶产地的名字。

麦边号称他的公司经营橡胶种植园,开挖石油、煤炭,采伐木材。

相邻小说
重回85,开局和吸血鬼家庭断亲  我的学院后宫  帝国败家子  寻仙路漫漫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换体合约  如何用错误攻略方式打出he  诸天无限扮演  [重生]顾先生的一往情深  当穿书反派遇上重生男主  我来掌管末日  怪物之主失忆后的拉郎配日常  现代封神榜  神女赋:寒玉宫三通青衣神女,祁白雪惨遭五人轮奸  私藏富士山  我是齐王  盛夏将至  疯山锁春  陌生人[继承者们]  七绝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