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像柏林那样的地方了,五十年代的柏林,好一个疯狂的派对。
炸毁的街道逐渐修复了,有了颜色,亮起了灯光。
先是肉店和面包店回来了,杂货店摆出了糖果和罐头,然后裁缝店和画廊也回来了。
舞厅和酒馆像树根旁边的小蘑菇一样冒出来,间谍们聚集在这些音乐喧嚣的地方,像口渴的丛林狼围在泉水旁,有些人独自来,独自走,大部分人挽着女伴。
最受欢迎的那家酒馆叫「金色鹈鹕」,用英文写的,本来瞄准的顾客群体是驻扎在柏林的英美空军,却慢慢落满了外交官丶情报官丶投机客丶有固定主人的杀手丶待价而沽的杀手丶诈骗犯丶走私者和刚刚轮班完毕的警察。
常驻间谍们全都互相认识,有一段时间,为了捉弄克格勃,科里亚一走进「金色鹈鹕」,在里面喝酒的英国人就会塞小费给乐队,让他们演奏《知更鸟之死》,一首儿歌,曲调快乐,内容血腥。
科里亚不为所动,踩着「谁杀了知更鸟」的节奏走向吧台,差不多在「鱼说,我用盘子接住了知更鸟的血」这句坐下,点一杯黑啤酒,酒保动作很快,在儿歌唱到掘坟墓的猫头鹰之前就把啤酒送过去了。
半醉的英国傻瓜们在吧台另一头七零八落地唱完剩下的段落,「可怜的知更鸟!
」什么的,安德烈要是在场,也会跟着一起笑。
「金色鹈鹕」的特别之处在于,桌子下面安装了气动管,你不一定见过,是旧世界的古董,战前流行过,邮局和银行里都有,金属圆筒在管网里嗖嗖飞过,运送信封丶钞票丶珠宝和文件。
酒馆前身就是一家邮局,空气压缩机和管网都保留了下来,原本的设想是方便顾客邀请陌生人跳舞的,但在你看来,管子每晚运送的成千上万张纸条里,有多少在邀舞,有多少是间谍在悄悄交谈?
纸片是午夜刚过的时候窜到安德烈的桌子上的。
他已经等了超过四小时了,新年假期刚刚结束,「金色鹈鹕」还没有恢复平常的热闹,只有一半桌子是有人的。
他懒洋洋地挪开酒杯,揭开金属盖,压缩空气发出细微的吸吮声。
管道里躺着一张名片,正面印着铃兰和紫色缎带,背面有一个用铅笔写上去的数字,17。
安德烈把名片收进外套内袋,抬起头,假装寻找侍应,看向第17号桌子。
那里坐了个留了络腮胡的男人,脸色红通通的,不知道是本来如此,还是喝多了酒。
络腮胡子掏出火柴盒,在桌子边缘磕了磕,似乎发现里面没有火柴了,把盒子塞回衣袋里。
安德烈短暂地和络腮胡子对上视线,拿出自己的烟,放到桌子上,开口朝外,暗号对上了。
络腮胡子移开目光,抬手招来侍应,点了酒。
安德烈取出一叠紧紧卷起的钞票,丢进金属管,送到17号桌。
五百西德马克,现金,用来买一条关于克格勃的信息,不算贵。
气动管又发出响声,17号桌送来了一个信封。
络腮胡子再也没有看安德烈一眼,喝掉啤酒,结帐,拿起搭在椅子上的外套,走了。
安德烈收好信封,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继续坐了十来二十分钟,假装欣赏钢琴师醉醺醺的演奏,直到侍应礼貌地告诉他「鹈鹕」要打烊了,才付了钱,离开小酒馆。
他像平常那样回家,放上唱片,跟着旋律吹口哨,坐在床上,打开了信封。
一张纸条滑了出来,附带一张照片,一个高瘦的男人,站在某个无法辨认的建筑物门洞里,一只手探进外套里,不知道是准备拿香菸还是枪。
照片是黑白的,但纸条描述了陌生人的外貌,棕色头发,蓝眼睛,大约六英尺高,名字碰巧也是安德烈,安德烈·奥尔洛夫,官方身份是苏联驻巴黎大使馆的防务参赞,但种种证据表明这人大概率是个克格勃。
早在克格勃还叫「内务部」的年代,业内就有传言说莫斯科训练了一批「猎人」,专门在西欧活动,击落克里姆林宫不喜欢的鸟儿,不管这些鸟来自哪里,受谁的保护。
汉斯极有可能死在这位猎人枪下,三年前,安德烈被迫造访太平间的那个晚上,这位可疑的「防务参赞」恰好就在柏林。
而且,奥尔洛夫后天会再次途径柏林,妻子病危,他必须赶回莫斯科。
安德烈短暂地考虑过在机场拦住这位可能的「猎人」,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奥尔洛夫有正式的外交保护,就算没有,直接拖住一个奔赴重病亲属的人,实在是野蛮行为。
他留下照片,把纸条带到厨房去,在水槽里烧掉了,灰烬冲进下水道。
他当然把这件事告诉了霍恩斯比,写在报告最后一行,仿佛这个信息并不重要,是发出电报前三秒才想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