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68章远赴新省在开年的会议上,总经理何焕育宣布要在西北的新省开发一个150兆瓦的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何焕育有意让李凡高带队前去主持前期的勘察工作。
工程部总工程师老项今年已经是59岁,这种野外勘察的任务对他来说,已经是颇为吃力。
李凡高作为副总工程师,又是年轻人,自然是责无旁贷地把这项任务接了下来。
上班后的第二个月,李凡高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勘察团队。
李凡高从技术部里挑选两个工程师和一个技术人员,又从钓鱼镇光伏发电场把于二贵调来,组成这一次西北新省光伏发电项目勘察小队。
于二贵受李凡高影响,这两年积极了很多,已经完成了大专夜校课程,并且被公司聘用为助理工程师,也算是一个正经的技术人员了。
于二贵在钓鱼镇工作了3年,其工资一直在3500~4000之间。
李凡高和他共事了两年多,对他的为人算是了解。
一句话总结就是,肯吃苦,听指挥。
这样的人,李凡高也乐于提携。
于二贵当然是开心的不得了,在张大强羡慕妒忌的眼光下,赴盐州上任去了。
他到总部上任,工资增加到4500,再加上外出勘查,每天有100块钱的补贴,合起来就是月薪7500块饯了,比他原来的工资增加了一倍。
见了于二贵,李凡高先问起钓鱼镇光伏发电场那些老同事的情况,又装作无意地问起了那九爷的事。
经过于二贵的讲述,那九爷张就一直没有苏醒,已成为了植物人,而他的那帮手下又立了个叫豹哥的家伙,成为了钓鱼镇的新鱼霸。
那豹哥什么的,李凡高没兴趣听。
钓鱼镇那个九爷是他第一次出手惩处之人,当初他被逼出手伤人,那过程中的紧张和刺激他现在还记忆犹新。
知道当初的事没留下什么麻烦,李凡高彻底放下了心。
三月初,勘察小队出发赴新省。
李凡高带领的这支技术勘察小队,是公司第二批赴新省的人员。
基建部吴亦恒经理已经率领一个开发团队去了新省,与属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接触,挑选适合项目开发的区域。
通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吴亦恒他们选择了三个地区:一个是乌市的远郊的一个小镇;另外两个分别是克拉市和布津市的郊外。
光伏发电项目落地要有前提四个条件:第一就是要有土地;第二是项目20公里之内要有供电局110千伏的变电站;第三是附近有一定的用电量消纳;第四则是符合环保的要求。
新省是大兔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地广人稀,大部分都是戈壁沙漠,对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用地倒是容易满足。
再者就是在戈壁沙漠上建造光伏发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基本上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所以,项目落地的前第一和第四个条件基本上不成问题,李凡高一行要勘察的主要内容就是第二和第三个条件,项目所在地附近有110千伏的变电站,可以让项目和当地供电局的电网进行并网,并存有电力负荷的消纳容量。
进而设计光伏发电项目的输送电网,确定项目电力升压站的位置。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多了。
李凡高率领的技术小组首先要测试的是光伏发电六大系统的受耐性。
民间对新省的气温有句话非常生动地总结,“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抱着火炉吃西瓜”
。
意思就是说,昼夜的温差极大,中午还穿薄纱,晚上就要守着火炉取暖了。
再者新省冬季和夏季的温差又非常之大,最低温可达零下二十几度,夏天热的时候可以达到40多度。
这样的天气对设备的选型方面有极高的要求。
第二个难点就是项目输送电网的抗压性,在这样的地区建立输送电网,需要提前预测雪天和冰冻对电网的损害以及压力,比在江南及苏省的要求高多了。
第三就是抗风能力,众所周知,沙漠是有沙漠风暴存在的。
一旦出现大风,那电网的承受能力就成为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