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从大禹治水到隋朝大运河,古代对于水利极为重视。
在大禹时期,人口稀少,多采用疏导,开沟挖渠,再往后人口一多,不能任大水在平原上来退了,于是出现了更有效的手段,筑堤坝。
古人多以经验,没有科学的思维,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像为了抬高水位,出现了斗门,但你问这是啥原理,不知道。
为了抬高河床,进行裁弯取直的尝试,至于泥沙为什么会在下游堆积,不知道。
俞长生一大早拿着图纸出门考察地形,对于灌溉,多挖几个池塘就好,还能调节生态,但是改道就要仔细考量了。
既要制定最短的路线,又不能大量占用住房和农田。
他身后跟着个捉笔小吏,跟他介绍情况,“大人,您瞧前面就是射阳湖了,因为风大浪急,摧毁了往来的不少船只,现下已经很少有人敢通行了。”
“那这南北的物资如何运送呢?”
他心里大致知道了,果然,只闻那小吏道:“只能依靠人力马力绕行了。”
俞长生上前几步,脚步踏着泥土,围着湖远远绕行几步,他踩上一块石头,看向不远的一处河沟问道:“你可知那条是什么沟渠,怎么不用了?”
小吏道:“回大人,小的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河道,只自小人记事起便没通航过,淤积严重。
不过听老人说,这条河道还是一条大运河的分支,古时候很是繁荣。”
俞长生灵机一动,这里是江淮,难道是扬州大运河?
“那是邗沟。”
一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微微笑道。
他身着曲裾,宽大的衣袖盖住半卷书,原来是在此读书的文士。
“请问先生,这可是隋朝时期建造的大运河其中的分支?”
俞长生跳下巨石,晃悠悠来到这人跟前,行了一礼道。
那人深意看他一眼,回礼道:“正是。
不知大人可是想要改道?”
“对,”
俞长生坦然点头:“既是古时候的运河,那疏通重新启用便是,如此也迎刃而解了。”
他长舒一口气,定计如何改道,感激道:“多谢先生告知。”
“无须客气,大人兴修水利,开通河道,有利于乡里,是登应该感谢大人才是。”
这人推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