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唐朝当然有不屈的臣子!
】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朝臣相顾垂泪,但没有一个人说放弃长安。
这时,大诗人高适站了出来,哥舒翰战败后他逃回了长安,这位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文人说:用宫廷储存的钱粮,招募长安儿郎,抵挡叛军,死守长安,‘未为晚’!
】
“高适!”
杜甫听见好友的名字顿时眼前一亮,心里为好友的坚贞高兴。
【后世推测,高适的方案完全具有可行性,长安完全有守住的希望。
当时占领潼关的叛军跟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打过之后,只有两三万人;山东战场上,有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颜杲卿、张巡等人死守死战,屡次击退叛军;安禄山的军队看似强大,但有致命的缺陷——战线过长,必须速战速决,不能久拖;西北的军队正火速赶来勤王;关中地区能招募数十万人,只要勤加训练,他们也能挡住叛军,毕竟,唐军的英勇威震中亚!
】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李亨就是凭借西北军队和临时招募的军队收复了长安,最大范围内平定了叛乱。
】
【但是,死守长安意味着李隆基有‘君王死社稷’的风险,他惜命。
所以从决心来说,这位盛世之君,甚至连明朝的亡国之君朱由检都不如!
朱由检好歹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与大明共存亡!
】
【最后李隆基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幸蜀’,蜀地剑南,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
】
朱元璋没有想到吃瓜吃到了自己家,大明竟然没有千秋万代!
“老大,你的子孙真不争气,拿来跟李隆基比!”
但想到天音的夸赞,朱元璋即使因为大明会亡而悲伤,但并不哀痛!
至少是个有骨气的!
马皇后温和地说:“汉唐那样的盛世尚且灭亡,大明怎么会千秋万代呢?”
朱元璋当然知道朝代会灭亡,但他总私心觉得自己的大明是不一样的。
朱标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哪里不对劲。
【而且,没有人能承担得起丢失长安的风险。
】
【长安,它不仅仅是大唐的都城,而是一种象征,是华夏人永远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