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新科进士进殿。”
胤祝前半段基本上都在打瞌睡,直到听见这么一道高昂的呼喊一声一声传出老远,瞬间精神了。
在太阳初升的保和殿前面的宽阔广场上,新科进士们迈着阔步走了过来。
胤祝顺着大家的视线,一齐向后看去。
保和殿虽然能装几千人,但也不可能让新科进士全都进来,能到殿内的,都是殿试考卷上得圈圈最多的优中选优的进士。
胤祝在进来的这一波三四十人中看见张柯,放心了。
然后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扭头,看到正一脸关心看着他的三哥:看啥啊诚亲王。
胤祉:瞅你上朝就是在打酱油。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新科进士们,康熙很满意,首先问的就是赵熊诏。
赵熊诏出列,虽然有点紧张,回答问题却没出什么大错,这就是家中有为官之人的好处了,不说皇上本来就会因为他爹对他高看几分,就是他本人对皇帝的了解也比其他人多。
接下来问的是戴名世。
因为儿子之前说起戴名世那虚心的熊样子,康熙对这个人的了解和关注都比较多,当庭这一测就发现此人的学识真的非同一般。
像胤祝说的,朝中还真缺不了这种文采斐然的臣子。
放到翰林院吧。
但是赵熊诏和戴名世谁为状元,康熙一时之间没有个决定,于是决定接着往下看看,“哪个是李绂?”
李绂站在节完整章节』()而且胤祝以后都就要做又当官又做生意的人,听到老头这是点了李绂一下,不知道自己要干的红茶出口生意会不会影响当九门提督的总兵。
康熙又问李绂本人平时可否习武,李绂说自己每天都会打一套太极拳,家里有条件之后也学了骑射,虽然赶不上武将,但骑马一日走个三百里不在话下。
满朝大臣们:还是年轻啊,皇上问什么说什么。
康熙却很满意,“朝中现在最缺的就是似你这般锐意进取的年轻人,以后当了官也不要稀疏了武艺。”
什么就武艺了?诚亲王看了李绂一眼,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而已啊。
胤祝的关注点在年轻人上。
官场真不好混啊,三十多的都能被称为年轻人,那他真的是婴儿吧。
李绂退下之后,康熙问了两个他觉得殿试文章写的还不错的,眼看着前十名都要问过去了,还没有张柯。
胤祝瞅了老头一眼。
这老头昨天不是还说,海贸之事要重新考量,支持海贸的大臣要提起来几个,而新科进士张柯的文章就很合乎时宜吗?这时,康熙突然道:“江苏吴县张柯,不是前十名吗?站到哪里去了?”
站到倒数写得好的人长这个样啊,朝廷放这么个人,会有人敢跟他交接公文吗?放到地方去任官,似乎也只能放到南北两处边民比较彪悍的地方,才不会让百姓觉得朝廷不可信吧。
虽然心里这么想,康熙还是面带微笑的叫张柯免礼,“朕看过你会试,你主张开海,可曾考虑过开海之后沿海百姓纷纷出海以致盐田抛荒的场景?”
“学生年幼时就生长在海边,盐田根本不足以让海民赖以生存。”
张柯没什么语言技巧,说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心里话,在他看来,开海才能让海边的百姓富裕起来,而在完全富裕到能够不在乎盐田收入之前,那些人是不舍得放弃晒盐这一项收入的。
然后他又提到认窝的盐商对他们窝子里盐民,全都是想法设法的压低收盐价格以各种盘剥为能。
虽然只有一两句,但已经足够在场的官员对张柯有了个初步的认识。
这家伙就是直来直去的愣头青,皇上不用他还好,若是用他,绝对的那鸡毛当令箭,办事一()板一眼。
再说这长得也太丑了。
康熙问完,让群臣商议,随后给他一个排名的参考。
于是大家都说了自己心目中的状元榜眼探花。
胤祝觉得他皇阿玛对张柯的回答还是挺满意的,反正本来张柯就是会试里面的不足吧啦了一大堆,好像他能够高中会试皇榜都是走了狗屎运一样。
这么说的基本上都汉大臣,不是满大臣不想说,做文章这方面一向都是他们的薄弱之处,看懂都得费一点时间,就想说也不知道说什么啊。
不过他们也不想让十五这个总坏他们事的搅屎棍满意,不会说就点头,一人一个“有理”
“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