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邝埜见四周有人探头探脑地想偷听,便压低了声音道:“考校和自请放爵,都会空出许多爵位来,此次出征,便是无名英雄出头之时!”
于谦眼睛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得赞同陛下?”
邝埜摇头:“此时说赞同,有些早了,还得看考校的章程,以及执行之人的能耐。
那些武将勋贵,都有几十年经营,家家有本功劳簿,可不那么容易撼动得了啊!”
于谦一想,觉得也是。
虽然陛下看上去转变极大,与先前懒政怠政的作风,着实不同;可是以他的天资与能耐,怕也无法一下子就解决那些沉疴旧疾。
文官们在一旁隔岸观火,甚至大多赞同皇帝,因着他们自身就是在科考场上拼杀出来的,子孙不能继承官爵功名。
换到武将身上,道理便是相同的,既然文官不能将政绩功劳换成爵位权力,流传给子孙后代,武将后辈的功勋需要通过考较和拼杀,也是极为正常合理的事。
可武将们,大多觉得天塌了似的。
有人不敢直接去求皇帝,便找到爵位极高的几位求情:
“国公爷!
请劝劝陛下吧!”
“国公爷,您家爵位也是世代功勋积累,才拿到的,难道就甘心要如此被收回了吗?”
“是啊,国公爷,咱们的爵位,可都是在沙场流血拼命才拿到的啊!”
……
朱勇和张辅两位爵位最高,也资历最老的武将,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就希望他们去出这个头呗。
可是相对于自家的爵位,二位国公更忧心的,是大明朝的未来。
身处武将系统中,他们对天幕所说的军中松弛疏懒,也知晓一些。
只是他们并不清楚有多严重;且又觉得太宗皇帝打的基础好,边防稳固,武将们拼杀多年,闲下来时捞些好处,只要不过分,不伤及国本,也能宽忍。
但听完天幕说的土木堡之变,再加上天幕所描述的军中底层混乱,他们忍不住背后生凉!
在他们未曾注意的时候,大明竟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此时此刻,他们怎可能为这些蛀虫说话陈情?
更何况,如今皇帝八成是太*祖在身,永乐老臣谁不知道,太*祖那比太宗更胜几分的威名?太*祖的手段如雷霆霹雳,他们只有敬仰叹服的份儿,一丝一毫阻拦的心思都不敢有。
至于自家的爵位,倒是无需特别担心,两位国公家里,都有实力出众的后辈,在他们闭眼之前,爵位还是能好端端地传下去的。
于公于私,张辅和朱勇都没有反对朱元璋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只是打着太极,根本不应其他武将所求。
武将功勋们吵嚷得越厉害,反而让朱元璋越确定,他的法子真正地触及这些人的利益。
唯有真正被戳痛了的,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就如同向一群狗扔一块石头-->>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