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他们觉得奇怪。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事。
为什么看起来这样幸福的一对新人要自尽?而床上的痕迹显示他们已经合欢,为何新婚的礼服,还整整齐齐穿在他们身上?
最让他们不解的却是,为何一同死去的这二人脸上,竟有着微微的笑。
那样幸福而满足的笑。
——原文见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后记
《同归》的原文十分简单,简单到只有寥寥数语。
“吕太常含辉言,京师有富室娶妇者,男女并韶秀,亲串皆望若神仙,窥其意态,夫妇亦甚相悦。
次日天晓,门
启,呼之不应,穴窗窥之,则左右相对缢,视其衾已合欢矣。
婢媪皆曰:是昨夕已卸装,何又著盛服而死耶?异哉,此狱虽皋陶不能听矣。”
可以把它理解为鬼神故事,甚至还可以理解为布满玄机的侦探故事。
但在读这段话时,我却只想到了粤剧《帝女花》中的故事。
《帝女花》是关于明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的故事。
在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后,清廷为了招抚她,慷慨地赐她与崇祯在世时便有过婚约的周世显成婚。
有情人终成眷属,本以为他们从此就可以安居于幸福,没想到二人却无法抛弃家国之恨,在花烛之夜一同仰药殉国。
想到《帝女花》,再回头看看纪昀笔下的这段文字,忽然觉得是如此相似。
是相爱的,但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年轻的爱情要背负过多的沉重的东西,总是吃力的罢。
在最为美好的时候用死亡将其定格,虽然偏激,也不失为一种美丽。
如同盛在标本盒中的蝴蝶,这样的美丽,永远不会变质。
(十)《飞锡庵夜话》
一
飞锡庵香火并不旺,相传只是两个云游的高僧来到这荒僻山上偶尔建得,然后却又不顾离去。
至如今,蔓延的树藤几乎淹没了庙堂,冷清的禅房在乱石间静静伫立。
穿过纵横的树影可隐约看见山下的县城,隔着灰黄色的尘嚣显得那么不真切,与飞锡庵比起来恍然是两个世界。
禅房外种着娑罗树,树影婆娑,风吹过时空气中便仿佛充满了神灵的呓语。
风停时一切依旧,只有穿过树冠的破碎的月光,冷清地照着这隔了世的佛界。
众僧皆云,这娑罗树,是极好的树。
昔日佛祖,便是在这样的一棵树下,沉思七天七夜然后领悟。
无量世界,无量烦恼,来此树下,皆化为乌有了。
有此树在时,一切鬼魂皆不得侵,一切妖孽皆不得作祟。
是以我来此禅房,日对此树,定能忘记所有忧伤,一切幻影,都将离我远去。
可是,当我在禅房内,对着娑罗树静坐时,却依旧能真真切切地看见玉娘的亡魂,在树下遥遥与我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