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对中国地理略知一些的启河确定,这里应该是黄河无疑了。
一路上,启河望见了泰山。
泰山往北,山势逐渐减少,很快就进入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到了黄河边。
这个时候的黄河还不叫这个名字,向导称它为大河。
数年前他们俩曾经跟随坎部,到过这大河边,但未曾渡过河去。
离花市的两名老向导把启氏带到黄河边,就算完成了族长交代的任务。
他们留在这也无用,得了启河的赏赐,他们便回族去了。
黄河十分清澈,是因为现在的黄土高原还没有过度开发,不会带入大量的泥沙。
此时正值雨水多发季,黄河水量非常充沛,风高浪急,波涛汹涌,令人望而却步。
因为黄河在历史上发生过变迁,启河也不知道此时所在的具体位置是哪里,大概的猜测,应该属于华北平原的地界。
在黄河边停留了半日,启河决定寻找渡河的地方。
他带着商队向下游前行,沿黄河向东北走了大约十数里,发现了一个小氏族。
这个氏族人口大约四五百人,叫做对丘氏,属于有仍氏部落。
他们对启氏的出现最初也是十分警惕,不过看到一大车白白的海盐,他们立即变了态度。
双方进行了友好的磋商,启河提出赠盐,希望对丘氏出船帮忙过河。
对丘氏族内众长老看着启氏这长长的车队,望洋兴叹,只答应赠给启氏五条独木舟。
他们的船小,在三四里宽的黄河水面上,送一两个人还能勉强实现,要是过这么多人车牛,三个月都渡不完,且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
启河也挠头,受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制约,没人能造出大船。
别人指不上,就靠自己吧。
启河在河岸徘徊,来到下游的一处岸滩,这里水流平缓一些。
面对着三里不到的河面,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不过这个办法有点难度,而且需要时间不短,于是他暂时在岸边扎营。
这附近虽然没有深山老林,但往南走数里有一大片老林子。
启河命人砍伐粗壮的木头。
越粗越长最好。
十来米高,人腰粗的木桩就砍了二十来根。
大家一开始以为河长老伐木造船,谁知道却不是。
细木头做木筏,这粗木桩另有他用。
一根木桩重五六百斤,需要十个人抬,而启河一个人,轻松抬起来。
启河担心单根的木桩无法承受住水流冲击,于是将三根木桩并排用藤条绑在一起,这样的木柱子一连造了六根。
这么粗重的木桩,重一千五六百斤,在地面上愣扛,启河也不行。
不过木桩在水中就轻了许多,但也不是几个普通人能搬动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