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不光是杨浦男和薛梅清,连任千里跟吴清闲都凑过来,盯着信里那行字仔细踅摸着。
“……让她把东西放到电杆下边就算齐活,别东张西望的,放下就走。”
“就是这个‘她’字,把你给卖了。”
夏风朗长出了一口气:“说到‘她’字,确实是大有来历。
这字儿古时候就有,但是是方言,读音是‘姐’,属于生僻字,后来就废弃不用了。
民国废八股以后,白话文兴起,用作第三人称的都是单人旁的‘他’,偶尔称呼女性第三人称也有用‘伊’的。
直到民国六年,江苏学者刘半农先生才提倡用女字旁的‘她’来特指女性第三人称。
但这个过程却不顺利,很多大学问人都反对,认为难以普及。
到了民国九年,刘半农先生写了一篇《‘她’字问题》,不单把男他和女她做了区分,又造了一个宝盖儿的‘它’,来代表无生物和动物。
到了民国十年,女字旁的‘她’才渐渐在新国文中有人使用。
民国十三年,鲁迅先生写的《祝福》里边,就用女‘她’写出了祥林嫂,名声大噪。
可杨先生您也知道,这个女‘她’在民间使用的人到如今也是极少,认识这个字儿的也不算特多,大都是做学问的人在用。
我平常写信也都是习惯用男他,压根想不起来用女她。
我多少还认识几个字儿,所以就更甭提绑匪了,既然都是大老粗,短短一封信里都有好多错别字儿,那您琢磨琢磨,他们能知道还有一个女字旁的‘她’吗?既然信里出现这个字儿了,那么您的身份正好是教习新国文的老师,用这个‘她’字不能不说是习惯使然了。
长篇大论唠叨了这么多,杨先生,我分析的没错儿吧?这封信除了是您写的,横是找不来第二个人啦。”
“哎呀……”
杨浦男恨不得给自己来俩大耳帖子,这可真真儿是百密一疏啊。
原来人家早就看出来了,装着糊涂跟这儿看他们两口子演戏呐!
“那成啦,我这儿说了半天口干舌燥的,到你们二位了,说说吧,动机是什么?”
夏风朗揉着脖子说,这么回身儿说了半天话儿,甭提多拧歪了。
“唉,警长,我是造了孽啦!
不光把自个儿弄得身败名裂,还连累了梅清,我算是白活……”
杨浦男顿足捶胸,差点儿把头发都抓没了。
“别着急,慢慢儿说。
我这儿还得啰嗦几句,您想好了,可得实打实的聊,千万别藏心眼儿。
还是那句话,既然跟你们在车里聊,就是留着情面呐!
要是进屋当着老东家的面儿说这事儿,你们俩以后也甭跟院儿里过日子了。
还有一个事儿你们放心,我派人奔学校接孩子去了,一会儿就到,所以你们甭有负担,把实话倒出来,我再琢磨怎么处理这事儿。”